中国全史-百卷本(全20册)

(共20册),作者:史仲文,胡晓林,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01,...
资料编号:KW3131
资料大小:5.42G

资料介绍

中国全史-百卷本(全20册)

资料编号:KW313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5.42G

名誉主编:张岱年 季羡林

作者:史仲文,胡晓林

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01

第01册

中国远古暨三代政治史
本卷提要
一、远古暨三代政治概述
二、远古社会
(一)原始人群
(二)母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
2.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私有制的产生和父权制的建立
2.军事民主主义及有关的古史传说
3.礼乐制度的产生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一)夏文化的探索
(二)夏的先祖
(三)夏王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度的巩固
(四)夏代的政治制度
1.夏代的阶级关系
2.夏朝的政权结构
3.夏代的部族
四、商代政治
(一)先商社会
1.商族的起源与先商世系
2.契至汤八迁及先商社会
3.商汤灭夏
(二)商王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商代前期——商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2.商代后期——商王朝的空前强大、由盛而衰与灭亡
(三)商代的政治制度
1.商代社会各阶级
2.礼制、人殉和人祭
3.商代政权结构及官制
4.商代的法律与军队
5.商代各族
五、西周政治
(一)先周社会
1.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
2.周族的崛起与灭商
(二)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完善
1.西周立国和统治的稳固
2.王室衰微与平王东迁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社会各阶级
2.宗法制度与礼乐制度
3.西周政权结构与官制
4.西周的法律与军队
5.西周各族
六、结语
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
本卷提要
一、远古暨三代经济概述
二、旧石器及中石器时代的经济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旧石器时代
(二)一段若明若暗的历史——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面貌
1.中石器时代的文化背景
2.中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
3.各地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三、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产生和早期农业经济
1.中原经济区的裴李岗文化
2.华北经济区的磁山文化
3.渭水经济区的大地湾文化
4.海岱经济区的北辛文化
5.东北经济区的兴隆洼文化
6.湘赣经济区的早期农业
7.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特点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经济状况
1.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经济
2 .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经济
3.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的经济
4.长江中上游大溪文化的经济
5.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的经济
6.宁绍平原的经济发展
7.东北地区红山文化等部落的经济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经济
1.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2.海岱地区的经济发展
3.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的经济
4.长江下游诸原始文化
5.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经济
6.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市
四、考古发掘出的一个王朝——夏代的中国经济
(一)代表夏代经济的二里头文化
(二)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中原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四)中原地区的手工业生产
(五)夏代边鄙地区的经济发展
1.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2.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
3.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
4.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
(六)夏代各地的城市经济与物资交流
五、商代的社会经济——奴隶经济与物资交流
(一)商代的土地制度
(二)商代的财政制度
(三)商代的商业与货币制度
1.重视商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2.重视交通发展与商业贩运活动
3.重视经商谋利
4.商代的货币
(四)商代的农业生产
(五)兴旺发达的商代手工业
1.繁荣的制陶业
2.东方文化的瑰宝——商代青铜器
3.初具规模的商代纺织业
4.商代的制骨业
5.商代的玉器制造业
6.竹木器与漆器
(六)商代的城市经济与商人
1.商代的城市
2.商代的商人
(七)商代各边鄙地区的经济发展
1.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3.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六、西周的经济发展——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与衰落
(一)西周的经济制度
1.土地制度
2.商业制度
(二)西周的农业生产
(三)西周的手工业生产
1.制陶业的发展
2.矿冶和青铜器制造业
4.纺织业
5.骨器及角、牙、蚌器制作
6.竹木器加工业
(四)西周的商业
(五)西周边鄙地区的经济状况
1.西北地区的经济
2.东北地区的经济
3.江南地区的经济
七、结语
中国远古暨三代军事史
本卷提要
一、远古暨三代军事概述
二、中国远古社会的演进
(一)中国人种的起源
(二)旧石器时代
(三)中石器时代
(四)新石器时代
(五)原始社会的解体
三、远古军事
(一)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最早的战争发生于大汶口文化时期
2.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古代战争的发展
(二)古史传说中的部落战争
1.黄帝时代的战争
2.尧、舜、禹时代的战争——伐三苗之战
3.军事民主制下的军事首领
(三)兵器的滥觞
四、夏代的军事
(一)夏代军事概说
(二)夏代的兵制——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生
1.奴隶制军事制度的产生
2.夏代军队的编制和兵种
(三)夏代的战争
1.夏启攻有扈氏之战
2.夏仲康征羲和之战
3.夏征东夷之战
4.夏少康破寒浞复国之战
(四)夏代的兵器
五、商代的军事
(一)商代军事概说
(二)商代的兵制——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展
1.商代的军队
2.商代军队的编制与兵种
(三)商代的战争
1.商代战争概述
2.商代重大战事
(四)商代的兵器
(五)商代的城防设施
(六)商代的兵法与兵家
1.商代兵法
2.商代兵家
六、西周的军事
(一)西周军事概说
(二)西周的兵制——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完备
1.周天子握有强大的王室军
2.周天子掌握组建和指挥诸侯国军队的权力
3.军事管理最高机构的建立—司马
4.西周晚期的军事制度
5.西周军队的兵种与编制
6.西周的等级兵役制度
7.西周禁卫军制度
(三)周代军事指挥号令系统
1.旌旗
2.战鼓
(四)西周的战争
1.周人灭商之战
2.周公东征之战
3.西周中后期的战争
(五)西周的武器装备与军事防御体系
1.西周的武器装备
2.西周的国防体系及设施
(六)西周的军事思想
1.《易经》中的军事思想
2.《军志》、《军政》的军事思想
(七)西周著名军事谋略家——吕尚
1.吕尚的身世及出仕
2.吕尚在军事方面的主要活动
3.吕尚与《六韬》
4.吕尚对中国军事史的重大贡献
七、结语
中国远古暨三代思想史
本卷提要
一、远古暨三代思想概述
二、摆脱蛮荒的漫长跋涉——远古
(一)意识活动从动物发展到人
(二)原始的思维形态
(三)自发的“公”与“礼”的观念
(四)赤裸裸的美
(五)崇拜的心理和文化
三、古代文明的源头——夏代
(一)“源”的析说
(二)神话的哲学
(三)史来第一“家天下”的私有制王朝和“礼”的观念
(四)新世界的新思考和人为宗教
(五)初创青铜时代的文化
四、“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殷商(上)
(一)甲骨文、金文书写的典册
(二)“殷人尊神”
(三)“德”、“礼”、“孝”的观念
(四)“巫”的宗教与艺术
(五)青铜器上的威严
五、“龙”文化的腾飞——殷商(下)
(一)“龙”的显现、腾飞、传人
(二)占卜与“八卦”哲学的雏形
(三)阴阳五行思想的萌生
(四)神话哲学的续篇
(五)历法思想与潜科学的萌发
六、“因于殷礼”的新时代足音——西周(上)
(一)周代沿袭“殷礼”后的生动思想
(二)“敬德”中的“祈天”和“保民”意识
(三)周公制礼与后世的儒学
(四)“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
(五)中华经典文化之首——《周易》
七、炎黄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西周(下)
(一)《尚书》和《诗经》中所见周代思想意识
(二)社会演变促进旧观念的革新
(三)无神论思想的突现
(四)科学文化的新积累
(五)创造炎黄传统文化的灿烂明天
八、结语
中国远古暨三代宗教史
本卷提要
一、远古暨三代宗教概述
二、宗教的产生
(一)旧石器时代的宗教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中石器时代的宗教
三、新石器时代宗教的形成和发展
(一)万物有灵概念的产生和宗教形式
(二)自然崇拜
1.山川崇拜
2.日月崇拜
3.石头崇拜
4.火神崇拜
5.树神崇拜
6.祭天
7.祭地
8.祭河神
9.水神崇拜
(三)图腾崇拜
1.鱼图腾
2.蛙图腾
3.鹿图腾
4.鸟图腾
5.植物图腾
6.龙图腾
7.其它图腾
(四)祖先崇拜
(五)生育崇拜
四、新石器时代的宗教遗迹及遗物
(一)人祭
(二)人殉
(三)祭坛
(四)石圆圈
(五)祭祀中的家畜埋葬
(六)占卜
(七)巫术
五、夏、商及西周时期宗教的发展与演变
(一)夏代宗教
(二)商代宗教
1.商代的人祭和牲祭
2.商代的人殉和牲殉
3.商代的卜骨和卜甲
4.商代的图腾
(三)西周的宗教
1.西周的人祭和牲祭
2.西周的人殉和牲殉
3.西周的占卜
六、宗教的性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七、结语

第02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远古暨三代习俗史
一、远古暨三代习俗概述
(一)习俗与习俗学
1.习俗的基本定义
2.习俗的实质和内涵
3.习俗学与习俗学研究
(二)习俗的渊源流变
1.习俗的发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习俗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
3.习俗的时代性、延续性和地域性
二、社会团体习俗
(一)原始时期的社团习俗
1.原始群团
2.血缘家族公社
3.母系氏族公社
4.父系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
(二)夏商周三代的社团习俗
1.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
2.官僚组织
3.军队组织
4.刑法组织与制度
5.其它带团体性质的习俗
三、生产(行业)习俗
(一)农业
1.原始农业习俗的起源和传播
2.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
3.农作物和其它栽培植物
(二)畜牧业
1.养猪
2.养牛
3.养马
4.养狗
5.养羊
6.养鸡
7.养鸭
8.养鹅
9.养鹿
10.养象
11.养猴
12.养熊
(三)手工业
1.石器制作
2.木(漆)器
3.陶器制作
4.玉器制作
5.骨、角、牙器制作
6.介壳器制作
7.铜器制作
8.铁器制作
9.金器制作
10.银器制作
11.铅器制作
12.纺织
13.酿酒
四、生活习俗
(一)饮食
1.茹毛饮血、生吞活咽
2.熟食
3.远古至三代的主要饮食器具
(二)住居
1.传说中的“巢居”
2.洞穴居
3.地穴居
4.半地穴居
5.地面居
6.窑洞居
7.干栏式房子
8.城堡、宫殿和都城
9.地面、墙体、顶盖
(三)衣着(穿戴)
1.旧、中石器时代的披叶衣皮
2.新石器时代的衣麻服葛和丝织品的发生
3.夏商周三代的衣着与服饰制度
4.佩饰
(四)行走与交通
1.远古至三代的舟船制作与利用
3.远古至三代的道路
五、婚姻习俗
(一)婚姻的内涵
1.婚姻的定义
2.婚姻的目的和意义
(二)非完全意义时期的“婚姻”习俗
1.原始群乱交
2.血缘群杂婚
3.母系族外群婚
4.对偶婚
5.父系专偶婚(一夫一妻)
6.一夫多妻
(三)完全意义时期的婚姻习俗
1.掠夺婚(抢婚)
2.买卖婚
3.交换婚
4.夏王朝前后的族外婚
5.夏、商时期的一夫一妻制
6.媵制婚姻
7.纳妾
8.夏商时期的收继婚
9.商代的同姓婚
10.西周的同姓不婚
11.聘娶婚
12.异形婚
六、丧葬习俗
(一)墓葬形式
1.洞穴土葬
2.平地土葬
3.竖穴土坑墓
4.土洞墓
5.翁棺葬
6.悬棺葬
(二)剑葬方法和习俗
1.尸骨处理
2.尸体包装
3.葬式处理
4.特殊设施
5.特殊葬俗
6.物殉
7.兽殉
8.人殉
七、宗教礼仪习俗
(一)割体献祭
(二)牲祭与人祭
(三)猎头、剥头皮
(四)凿齿与变头形
(五)祭坛与祀天地
(六)卜筮
(七)墓内奠祭
(八)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八、结语

第03册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经济史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政治史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宗教史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

 

第04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春秋战国习俗概述
(一)时代特征
(二)礼与习俗的分合
二、人与社会
(一)习俗的社会育成氛围
(二)城市民风
(三)乡里俗观
(四)畸形社会面影
(五)私学与仕进
(六)愤世嫉俗的“穷通”之士
三、移风易俗
(一)习俗的移易
(二)部民齐俗
(三)名事邑里
(四)礼贤风气
(五)导民以正恶俗
四、社交节仪俗尚
(一)相见节仪
(一)相见节仪
(二)迎送节仪
(三)跪拜节仪
(四)言行举止节仪
五、饮食习俗
(一)消费生活观念
(二)食馔与烹任
(三)粮食定量和定时就餐
(四)宴以合好
(五)进食节仪
(六)名物辨用
(七)乡饮酒
六、婚仪与婚俗
(一)婚姻六礼
(二)择偶观念
(三)婚姻禁忌
(四)婚制婚俗
(五)多偶婚和生子观念
七、服饰习俗
(一)服以旌礼和服饰俗尚
(二)丧葬习俗中的丧仪和服制
(三)服饰的地区性特色
(四)仪容修度
八、信仰习俗
(一)吉祀敬鬼神
1.祭祖
2.祭天
3.社祭
(二)神灵信仰上的忌讳
九、结语
中国春秋战国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春秋战国科技概述
(一)铁器的普遍使用与社会大变革
(二)“士”的出现与学术繁荣
(三)自然知识的进步
(四)诸子百家的自然观
1.“天命观”的衰落和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
2.阴阳—五行说
3.墨家的“原子论”思想
4.元气说
二、冶金技术与铁器的推广
(一)青铜冶铸的继续发展
1.青铜冶铸的“六齐”规律
2.青铜用途的推广
3.青铜加工工艺的提高
(二)生铁冶铸技术的突出进展
1.陨铁的使用和文献记载
2.块炼铁、生铁冶铸和块炼钢的出现
3.钢铁的热处理技术
(三)冶铁业的发展与铁器的普及
(四)找矿经验与采矿技术
1.找矿经验
2.矿石采掘
三、土木工程和手工业技术
(一)土木工程
1.灌溉工程
2.运河工程
3.堤防工程
4.城市和宫室的规划设计
(二)器械制造
1.车辆的制造
2.简单机械的制造
3.军械兵器的制造
4.乐器的制造
5.著名工匠
(三)纺织、染色、皮革加工技术
1.丝织
2.麻、葛的纺织
3.毛织品和皮革加工
4.染色技术
(四)玻璃和漆器的制造
1.独特的玻璃体系
2.漆器制造技术
四、天文学的巨大发展
(一)天文观测
1.天文家
2.星象
3.五行星运动
4.异常天象的观察
(二)历法
1.四分历
2.干支纪法
3.二十四节气
(三)宇 宙 论
1.盖天说
2.天地演化思想
3.天地不毁说
五、数学知识的积累
(一)四则运算、分数和筹算
1.记数与四则运算
2.算筹和筹算
3.分数的广泛应用
(二)几何知识与测量
1.勾股测量
2.几何测绘
3.测量标准和量的比较
(三)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的思想萌芽
(四)墨家和名家的数学思想
六、地理学的初步创立
(一)地理著作
1.《禹贡》
2.《管子》
3.《五藏山经》
4.其他著作中的地理知识
(二)大地水陆分布及域外地理的认识
(三)地 图
七、农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一)重农思想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1.重农思想
2.精耕细作
3.多粪肥田和土质改良
4.防虫除草
(二)动植物形态、分类知识
1.动植物分类思想的产生
2.动植物的具体分类
(三)植物生态知识
1.植物与环境
2.植物与水
3.植物与土壤、地势
4.植物与阳光、气温、空气
5.植物分布界线
(四)动物生态知识
1.动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2.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八、中医理论的初步创立
(一)经验医学知识的积累
1.巫、医的斗争
2.对疾病的认识
3.人体结构知识
4.药物知识的积累
5.早期的预防保健思想
(二)中医理论的形成
1.精、气、神的生理学说
2.气血、经络、心志学说
3.脏器机能与“五行”关系的学说
4.病理学说·医和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扁鹊
(三)马王堆出土医籍
(四)《黄帝内经》
1.《内经》的气血、脏象、经络学说
2.《内经》的病因病机和病变学说
3.《内经》的诊法治则学说
4.《内经》的预防养生思想
九、物理学的辉煌成就
(一)力学知识
1.对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认识
2.对力的认识
3.对一些力学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4.杠杆原理和简单机械
(二)声学知识
1.物体的振动和发声
2.物体的发声和传播的物理性质
3.律学和三分损益法
(三)热学知识
1.对热的基本认识
2.降温术与高温技术
3.测温知识
(四)关于电和磁的认识
1.关于电的初步知识
2.关于磁的认识
3.对磁性作用的利用
(五)光学成就
1.先秦的光源和对视觉的认识
2.关于光的直线传播
3.关于镜面成像原理
十、结语
中国春秋战国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春秋战国教育概述
二、春秋战国教育变革前的教育传统
(一)学校由国家兴办
(二)教育内容由国家规定
(三)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三、春秋战国教育变革的原因
(一)王室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二)各诸侯国不再维护王室官学
(三)士的崛起增强了变革的实力
(四)社会生产发展推动了变革
四、教育变革的四个阶段
(一)各诸侯国开始各自为教
(二)私学兴起,重视智能
(三)私学学派增多,官学开始恢复
(四)私学衰落,官学确立
五、教育变革中的三项典型事例
(一)孔子创办的私学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三)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
六、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张
(一)孔 子
(二)墨 子
(三)孟子
(四)荀 子
(五)韩 非
七、结语
中国春秋战国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春秋战国文学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文化风貌
(三)文学概况
二、 《诗经》(上)
(一)产生《诗经》的社会基础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1.周部族的史诗
2.有关周公东征的诗
3.周代的农业劳动诗
4.有关对外战争的诗
5.反映爱情生活的诗
6.反映社会习俗的诗
7.反映腐朽没落情态的诗
三、《诗经》(下)
(一)“采诗”之说与“删诗”之说
(二)《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三)关于《诗经》内容的研究
(四)《诗经》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
(五)《诗经》的成就与影响
四、社会变革与散文勃兴
(一)时代需要新型的记事论辩散文
(二)士阶层的兴起为散文勃兴创造了条件
(三)这一时期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发展的概况
五、《左传》
(一)《春秋》与《左传》
(二)关于《左传》的作者与时代
(三)《左传》的思想内容
1.突破了“天命”观念
2.表现了民本思想
3.概括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四)《左传》的艺术成就
1.《左传》十分长于战争描写
2.《左传》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3.《左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哲理
(五)《左传》对后世的影响
六、其他历史散文
(一)《国 语》
1.关于《国语》的作者
2.《国语》的思想内容
3.《国语》的艺术特色
(二)《战国策》
1.《战国策》的成书过程
2.《战国策》的内容特色
3.《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三)《晏子春秋》及其他历史散文
(四)历史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七、初期哲理散文
(一)《论 语》
1.《论语》的成书及版本
2.《论语》的思想内容
3.《论语》中可见到的孔子形象
4.从文学角度看《论语》的特色
5.《论语》中的格言与影响
(二)《墨子》
1.墨家学派与《墨子》
2.《墨子》的思想内容
3.《墨子》的文体特色
(三)《孙子兵法》
八、中期哲理散文
(一)《孟子》
1.孟子的生平与《孟子》
2.《孟子》的思想内容
3.《孟子》的文体特色
(二)《庄 子》
1.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老子》
2.庄子的生平与《庄子》
3.《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
4.《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九、后期哲理散文
(一)《荀 子》
1.《荀子》的思想内容
2.《荀子》的文体特色
(二)《韩非子》
1.韩非子的生平与遭遇
2.《韩非子》的思想内容
3.《韩非子》的艺术特色
(三)《吕氏春秋》等哲理散文
十、先秦士子的论辩艺术
(一)富有哲理的论辩艺术
(二)深入浅出的论辩艺术
(三)驰骋想象的论辩艺术
(四)逻辑严密的论辩艺术
(五)历史散文中的论辩艺术
十一、《楚辞》(上)
(一)屈原的生平与时代
(二)伟大的爱国抒情诗——《离骚》
(三)《离骚》的思想艺术成就
(四)屈原的其他作品
(五)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十二、《楚辞》(下)
(一)《九 歌》
1.楚辞与《九歌》
2.《九歌》的思想内容
3.《九歌》的艺术特色
(二)《招 魂》
(三)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十三、结语
中国春秋战国艺术史
本卷提要
一、春秋战国艺术概述
二、绘画
(一)概况
1.绘画实践
2.绘画理论
(二)岩 画
1.岩画的发现和研究
2.岩画功能概说
3.岩画审美特征
(三)帛画
1.帛画的发生和发展
2.《帛书图像》
3.《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
(四)漆 画
1.曾侯乙墓漆画
2.包山楚墓奁盖漆画《王孙亲迎图》
3.长台关楚墓瑟漆画
(五)铜 器 画
1.铜器镶嵌画
2.铜器锥刻画
(六)春秋战国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
三、雕塑
(一)概况
(二)俑
1.俑的出现
2.陶俑
3.木俑
(三)镇墓兽
1.文化内涵和名称
2.造型
(四)人物雕塑
(五)动物雕塑
1.青铜动物雕塑
2.漆木动物雕塑
四、书法
(一)概况
(二)书写文字
1.毛笔的出现
2.简牍
3.盟书
4.帛书
(三)铭刻文字
1.铁器的产生和运用
2.青铜铭文
3.石刻文字
4.古玺文字
五、音乐和舞蹈
(一)概况
(二)祈福祛邪的宗教乐舞
1.蜡祭
2.雩祭
3.傩仪
(三)楚音和楚舞
(四)先秦诸子的音乐理论
六、建筑
(一)城市建筑的拓展
(二)列国都城基本情况
1.东周王城“洛邑”
2.齐国临淄
3.燕下都
4.赵国邯郸故城
5.秦国咸阳城
6.楚国郢都纪南城
7.郑韩城
(三)主要成就及特征
1.建筑与军事、政治、经济需要相连
2.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的进步
七、工艺美术
(一)概况
(二)玉石工艺
1.春秋以前的玉器工艺
2.玉器工艺基本情况
3.玉器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三)漆器工艺
1.历史的回溯
2.漆器工艺发展的新阶段
(四)青铜工艺
1.形制的变化
2.器形的更新
3.向生活化倾斜
4.铭文流变
5.纹饰革新
6.新工艺种种
7.地方风格差异
(五)织绣工艺
1.丝织
2.刺绣
3.纹样
八、结语

第05册
中国全史 5 中国秦汉经济史 
中国全史 5 中国秦汉军事史 
中国全史 5 中国秦汉思想史 
中国全史 5 中国秦汉政治史 
中国全史 5 中国秦汉宗教史 

第06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秦汉习俗史
一、秦汉习俗概述
二、服饰
(一)冠 帽
(二)上衣
(三)下衣
(四)鞋 袜
三、饮食
(一)概 貌
(二)主 食
(三)副 食
(四)饮 料
(五)器具
四、居住
(一)庭院式住宅
(二)楼阁式住宅
(三)干栏式住宅
(四)住宅附属设施
(五)家具
五、交通
(一)陆路
(二)水路
(三)车
(四)船
六、婚姻
(一)婚姻礼仪
(二)婚姻形式
(三)婚嫁消费
(四)七弃与三不去
(五)改嫁与再嫁
七、丧葬
(一)厚 葬
(二)葬具
(三)居丧
(四)黄肠题凑
(五)玉衣
八、结语
中国秦汉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秦汉科技概述
二、我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的形成
(一)历法体系的形成
(二)天文仪器和天象记录
(三)天文学派
(四)张 衡
三、数学体系的形成
(一)《九章算术》的出现
(二)《九章算术》内容介绍
(三)《九章算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四)《九章算术》的意义及影响
四、造纸术和漆器工艺
(一)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的革新
(二)漆器的发展与兴盛
五、地理学
(一)《汉书·地理志》的编纂
(二)秦汉舆地图及测绘技术
(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
(四)气 象 知 识
六、农艺学
(一)重农思想和农学思想
(二)新型农具与牛耕法
(三)《氾胜之书》
(四)园艺、养马、蚕桑的发展
(五)水利工程
七、我国临床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
(一)秦汉医药学概述
(二)病历的首创者淳于意
(三)《神农本草经》
(四)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五)神医华佗
八、冶铁业的成熟
(一)生产工具和兵器铁器化的完成
(二)冶铁新技术
(三)炒钢、百炼钢和铸铁脱碳钢技术
九、建筑、交通、纺织及其它技术
(一)秦汉长城
(二)木结构与砖结构技术
(三)驰道与栈道
(四)船舶技术
(五)纺 织
(六)其它技术
十、学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和谶纬之学的盛行
(二)杨雄及其《法言》
(三)桓谭及其《新论》
十一、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一)中外贸易交通
(二)科技文化的交流
十二、结语
中国秦汉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秦汉教育概述
(一)社会概况
(二)文教政策
三、秦代的教育设施
(一)学官设置
(二)人才荐举
(三)官吏的再教育
(四)保护儿童、学生的法律
四、秦代教育与战国时期教育的比较
(一)文教政策和制度的比较
(二)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比较
五、汉代的文教政策
(一)社会概况
(二)“无为”与“尚贤”相结合的人才观
(三)法治教育向德治教育的转型
(四)“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六、汉代的教育制度
(一)官学制度
(二)私学制度
(三)察举取士制度
七、汉代的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二)扬雄的教育思想
(三)王充的教育思想
(四)郑玄的教育思想
(五)其他文献中的教育思想
八、秦汉教育的特点及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一)西汉教育与秦代教育的比较
(二)东汉教育与西汉教育的比较
(三)秦汉教育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九、结语
中国秦汉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秦汉文学概述
二、秦代文学
三、汉代赋体文学
(一)汉赋的源起、文学特征及其兴盛原因
(二)西汉前期赋的创作
(三)西汉中期赋的创作
(四)西汉后期赋的创作
(五)东汉前期赋的创作
(六)东汉后期赋的创作
(七)汉赋的价值、成就及其嬗变的根本原因
四、汉代散文
(一)汉代散文的总体状况
(二)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
(三)西汉中期的散文创作
(四)司马迁与《史记》
(五)西汉后期及东汉散文
(六)东汉时期的历史散文
五、汉代诗歌
(一)汉代诗歌的总体状况及形成原因
(二)汉代乐府诗歌
(三)汉代文人诗歌
六、汉代文学批评
(一)汉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状况
(二)《毛诗序》与抒情言志的诗歌理论
(三)围绕屈原楚辞而出现的文学论争
七、结语
中国秦汉艺术史
本卷提要
一、秦汉艺术概述
二、绘画
(一)引 论
(二)宫殿寺观壁画
(三)墓室壁画
(四)帛画
(五)木板画与木简画
(六)工艺装饰画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一)引 论
(二)画像石
(三)画像砖
四、雕塑
(一)引 论
(二)陶俑
(三)木雕
(四)青铜铸像
(五)石雕石刻
五、书法篆刻
(一)引论
(二)秦代书法
(三)西汉书法
(四)东汉书法
(五)两汉书家与书法理论著作
(六)篆刻
六、音乐舞蹈
(一)引论
(二)乐舞管理机构
(三)雅乐与俗乐
(四)音乐与歌唱
(五)舞蹈
七、角抵百戏
(一)引 论
(二)杂技
(三)幻术
(四)斗兽与驯兽
(五)象人戏
(六)俳优戏
八、建筑艺术
(一)引论
(二)秦代建筑
(三)汉代建筑
九、工艺美术
(一)引论
(二)秦代工艺美术
(三)汉代铜器工艺
(四)边疆各族铜器工艺
(五)汉代金银工艺
(六)汉代织染刺绣工艺
(七)汉代漆器工艺
(八)汉代陶瓷工艺
(九)汉代玉雕工艺
十、结语

第07册
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
一、魏晋南北朝政治概述
二、三国鼎立
(一)三国肇始
(二)三国政权的政治轨迹
三、西晋的统一与瓦解
(一)西晋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二)西晋灭吴
(三)统一帝国中的不安定因素
(四)西晋的瓦解
四、十六国政权的兴亡
(一)十六国前期的民族政权
(二)前秦统一北方与淝水之战
(三)淝水战后北方民族政权的勃兴
(四)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
五、东晋门阀政治
(一)司马氏流亡政权的创立
(二)王、庾、桓、谢家族代兴
(三)东晋的灭亡
六、南朝盛衰
(一)宋、齐、梁、陈递嬗与政治
(二)南北对峙与南朝衰落
七、拓跋鲜卑的汉化与北魏政治
(一)鲜卑代国复兴与北魏统一北方
(二)北魏前期政治与政治制度
(三)孝文朝改革
(四)北魏的衰亡
八、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对峙及其势力消长
(一)东魏北齐的政治及其衰亡
(二)西魏北周的政治与政治制度
(三)杨坚创隋
九、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经济史
一、魏晋南北朝经济概述
二、三国西晋经济的逐步恢复
(一)汉末北方经济的大破坏
(二)魏国地区经济的初步恢复
(三)吴蜀地区经济的初步恢复
(四)西晋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十六国北朝经济的曲折发展
(一)十六国时期的北方经济
(二)北魏前期经济的缓慢进步
(三)均田制的实行和北魏后期的农业
(四)北魏的手工业和商业
(五)齐、周对立时期的北方经济
四、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一)步履艰难的东晋经济
(二)南朝的农业和南方的开发
(三)东晋南朝的手工业
(四)东晋南朝的商业
(五)人民的沉重赋役负担
五、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军事史
一、魏晋南北朝军事概述
二、三国的军事制度
(一)曹魏的军事制度
(二)蜀汉的军事制度
(三)孙吴的军事制度
三、三国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
(二)奠定三分的赤壁之战
(三)吴蜀争夺荆州的战争
(四)诸葛亮平定南中和北伐之战
(五)曹魏灭蜀之战
四、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人物
(一)曹魏军事家曹操
(二)蜀汉军事家诸葛亮
(三)孙吴名将
五、两晋十六国的军事制度
(一)两晋的军事制度
(二)十六国的军事制度
六、两晋十六国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西晋灭吴之战
(二)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晋战争
(三)东晋前期的北伐战争
(四)东晋后期的北伐战争
(五)东晋末年的农民战争
(六)石勒统一北方的战争
(七)苻坚统一北方的战争
(八)秦晋淝水之战
(九)北魏崛起的参合陂之战
七、两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军事人物
(一)两晋名将
(二)十六国名将
八、南朝的军事制度
(一)军事领导机构
(二)军队的编制及军兵种
(三)兵役制度
九、南朝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刘宋元嘉末年的宋魏战争
(二)肃梁的北伐战争
(三)侯景乱梁之战
十、北朝的军事制度
(一)军事领导机构
(二)军队体制
(三)军兵种与兵役制度
十一、北朝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的战争
(二)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起义战争
(三)高欢开创基业的广阿、韩陵之战
(四)东西魏之间的兼并战争
(五)周武帝统一北方的战争
十二、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军事人物
(一)南朝名将
(二)北朝著名军事人物
十三、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史
一、魏晋南北朝思想概述
二、魏晋思想的觉醒
(一)儒学陷入困境
(二)老庄哲学的复活
(三)关于清谈、清议与玄谈
三、正始玄学
(一)正始玄学的形成
(二)何晏的政治哲学思想
(三)王弼的政治哲学思想
四、竹林七贤
(一)“竹林七贤”所处的时代环境
(二)嵇康的政治哲学思想
(三)阮籍的政治哲学思想
(四)“竹林七贤”人物品鉴
五、西晋后期玄学三派
(一)王衍“虚无”派
(三)郭象“独化”派
六、魏晋思辨学、人生观与无君社会思潮
(一)名实之辩与刘劭《人物志》
(二)才性之辩与钟会《四本论》
(三)言意之辩与欧阳建《言尽意论》
(四)天人之辩与杨泉《物理论》
(五)人性觉醒与人生价值取向
(六)无君思潮与鲍敬言《无君论》
七、东晋儒玄佛道诸家学说的消长交融
(一)儒学复兴与士大夫儒玄双修
(二)名士名僧交游与玄佛合流
(三)葛洪的外儒内道观与神仙思想
八、南朝“三教”之争与“三教同源”说的初步认定
(一)儒佛斗争与融合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二)道教与儒佛二教斗争与融合
(三)范缜《神灭论》
(四)梁武帝“真神佛性”说与“三教同源”说
九、北朝“三教”之争与儒学主体的定势
(一)十六国时期儒学的发展
(二)北魏立国以儒学为本
(三)“三教”交融和儒学为主体的格局
十、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
一、魏晋南北朝宗教概述
二、汉末魏晋时期道教的传播与分化
(一)巴蜀汉中五斗米道的传播与北迁
(二)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
(三)巴蜀地区天师道的继续传播
(四)江南民间道教的传播
(五)道教在上层社会的发展
(六)葛洪及金丹道派的发展
(七)上清派的出现与灵宝派的形成
三、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改革与发展
(一)陆修静的道教改革
(二)陶弘景对道教的贡献
(三)寇谦之的道教改革及天师道的衰落
(四)楼观道的兴起
四、汉末三国时期的佛教
(一)汉末佛教流行的背景
(二)牟子《理惑论》与佛教
(三)三国时期的佛教
五、西晋佛教
(一)《般若经》之流行
(二)佛经之翻译
(三)西晋的佛寺及佛教的流行概况
六、北方十六国的佛教
(一)后赵佛教与佛图澄
(二)前秦佛教与释道安
(三)后秦佛教与鸠摩罗什
(四)北凉佛教与昙无谶
七、南方东晋的佛教
(一)帝王、名士与佛教
(二)般若学与六家七宗
(三)慧远与南方佛教中心
(四)法显之西行求法
(五)东晋佛寺与僧尼、僧官
八、南朝帝王士族与佛教
(一)刘宋帝王与佛教
(二)南齐帝王与佛教
(三)梁武帝与佛教
(五)南朝士族与佛教
九、南朝佛教
(一)竺道生与佛性顿悟说
(二)涅槃学与《成实论》的流行
(三)摄山《三论》学的兴盛与“二谛”义的讨论
(四)南朝之禅法与律学
(五)南朝之译经与佛教著述
(六)南朝之佛寺与僧官
(七)南朝儒释道之争
十、北朝帝王与佛教
(一)北魏帝王与佛教
(二)北齐帝王与佛教
(三)北周帝王与佛教
(四)北朝排斥佛教之儒士
十一、北朝佛教
(一)菩提流支等的译经及西行求经
(二)《十地经论》的传播与《阿毗昙》的盛行
(三)禅法的盛行与律学的传播
(四)净土信仰与观世音信仰的盛行
(五)北朝的寺院与僧官
(六)北朝的石窟
十二、结语
第08册
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魏晋南北朝习俗概述
二、节令习俗
(一)元日
(二)人日
(三)正月十五
(四)正月晦日
(五)寒食节
(六)三月三
(七)五月五日
(八)七月七日
(九)九月九日
(十)腊日
(十一)除夕
(十二)社日
三、衣食居处习俗
(一)服饰习俗
(二)饮食习俗
(三)居处习俗
四、婚姻习俗
(一)婚礼
(二)早婚
(三)门第婚
(四)其他婚俗
(五)北朝鲜卑婚俗的两次改革
五、丧葬习俗
(一)丧葬礼仪
(二)薄葬与厚葬
(三)归乡葬
(四)合葬
六、鬼神崇拜及宗教习俗
(一)天意崇拜
(二)自然崇拜
(三)人神、人鬼崇拜
(四)物的崇拜
(五)宗教习俗
七、娱乐习俗
(—)竞技活动
(二)角智活动
(三)自娱活动
(四)其他活动
八、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魏晋南北朝科技概述
二、农业和水利技术
(一)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二)选种育种技术
(三)播种、田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技术
(四)作物制度之发展
(五)果树和蔬菜栽培技术
(六)造林技术
(七)畜牧兽医
(八)养蚕养蜂技术
(九)水利技术的发展
(十)关于《齐民要术》
三、手工业技术
(一)矿物燃料开采技术的发展
(二)冶金技术的缓慢发展
(三)南方青瓷的发展和北方瓷业的产生
(四)纺织技术的继续发展
(五)机械技术的发展
四、建筑技术
(一)建筑材料技术
(二)建筑防护技术
(三)城市建筑
(四)佛教建筑之兴盛
(五)园林建筑
五、科学
(一)数学
(二)天文学
(三)物理学
(四)化学
(五)地理学
(六)生物学
六、医学
(一)《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与研究
(二)王叔和《脉经》与中医诊断学
(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与针灸学的整理和提高
(四)葛洪《肘后方》及其对医药学的贡献
(五)丰富多彩的方剂学著作和陈延之《小品方》
(六)世医徐之才与中医方剂学的发展
(七)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与本草学的发展
(八)《雷公炮炙论》与药物炮制法的成就
(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与外科学的进步
(十)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和中外医药学交流
七、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魏晋南北朝教育概述
(一)社会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三国的学校教育
(二)两晋的学校教育
(三)十六国学校教育
(四)南朝的学校教育
(五)北朝的学校教育
(六)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演变
三、魏晋南北朝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立学以儒为宗
(二)玄风与佛学对教育的影响
(三)文化科技教育
四、私学的昌盛与门第、宗族家庭教育
(一)私学的兴盛及历史地位
(二)私学的发展历程
(三)门第的形成和门第教育
(四)宗族、家庭教育
五、魏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
(一)唯才是举,天下归心
(二)“九品中正制”的兴衰
(三)察举制的演变
(四)科举制的萌芽
六、魏晋南北朝的教育思想
(一)傅玄的教育思想
(二)嵇康的教育思想
(三)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七、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二、建安文学
(一)特定的孕育发展条件
(二)诗歌创作的繁荣
(三)文学批评的发端
三、魏晋之际的文学
(一)严酷的社会现实
(二)玄学的产生发展和魏晋之际的文学创作
(三)嵇康的散文和诗歌创作
(四)时代之音——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
四、两晋文学(上)
(一)短暂的升平之世与思想文学潮流
(二)太康文坛的繁荣与凋落
(三)丧乱中的凄戾瑰玮之辞
五、两晋文学(下)
(一)玄风煽炽和东晋诗坛
(二)魏晋诗歌创作的巅峰——陶渊明诗
(三)两晋文人的搜奇好异之习与志怪小说的创作
(四)对文学创作规律及技巧的探讨
六、南朝文学(上)
(一)政治兴替与文学体式的成熟化
(二)宋世诗风及谢灵运、鲍照在创作上的承先启后作用
(三)永明诗律说及谢朓等人的创作实践
(四)南朝后期诗风与主要诗人
七、南朝文学(下)
(一)精美的辞赋与骈文名篇
(二)丰富多采的小说创作
(三)文学评论著作与诗文选集
(四)清新婉丽的南朝民歌
八、北朝文学
(一)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二)庾信的诗歌与辞赋
(三)叙事散文作家及作品
(四)刚健质朴的北朝乐府民歌
九、结语
中国魏晋南北朝艺术史
一、魏晋南北朝艺术概述
(一)三国两晋艺术概论
(二)十六国北朝艺术概论
(三)南朝艺术概论
二、绘 画
(一)墓室壁画
(二)石窟壁画
(三)士人画家
(四)画风与画论
三、雕塑
(一)陵墓石刻
(二)石窟雕塑艺术
四、书法
(一)文字与书法
(二)书法家
五、乐 舞
(一)乐舞演变概况
(二)乐器的演变
(三)曲目
(四)乐律
(五)《声无哀乐论》
(六)舞蹈
六、建筑
(一)魏晋南北朝建筑艺术概况
(二)都城宫室建筑
(三)佛寺建筑
七、工艺
(一)概况
(二)织绣工艺
(三)陶瓷工艺
(四)金银器加工
八、结语
第09册
中国隋唐五代政治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政治概述
二、隋朝兴亡
(一)文帝兴隋
(二)隋之强盛
(三)隋室乱亡
三、唐朝兴盛
(一)李渊兴唐
(二)完备制度
(三)贞观之治
(四)武周改制
(五)开元全盛
(六)周边关系
四、极盛转衰
(一)天宝危机
(二)藩镇起伏
(三)宫廷变动
(四)元和中兴
(五)政局反复
(六)边疆伸缩
五、唐室乱亡
(一)时局动荡
(二)唐室名存
六、五代十国
(一)五代更替
(二)后周改革
(三)十国兴亡
七、结 语
中国隋唐五代经济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经济概述
二、隋朝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剥削的加强①②
(一)隋文帝发展经济的措施
(二)隋炀帝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举措
(三)隋朝经济的发展、繁荣
(四)隋炀帝时封建剥削的加强
三、唐前期恢复、发展生产的经济措施
(一)均田制的继续推行和租庸调法的实行
(二)贞观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
(三)武后及唐玄宗发展经济的举措
四、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一)农业生产的兴盛
(二)官私手工业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四)中外经济交流的空前发展
(五)漕运事业的发达
五、唐中叶均田制的破坏和两税法的实行
(一)均田制的破坏和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二)财赋制度的整理和两税法的实行
六、唐中后期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一)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三)商业进一步繁荣
(四)高利贷剥削的盛行
七、唐中后期的苛捐杂税和漕运事业的衰落
(一)唐中后期的苛捐杂税
(二)唐朝后期漕运的衰落和唐王朝的灭亡
八、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
(一)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分裂
(二)北方地区经济的破坏
(三)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契丹南侵对中原经济的影响及后周二主恢复经济的措施
(五)五代时期对周边各族和外国的经济交流
九、结语
中国隋唐五代军事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军事概述
二、隋初的战争
(一)文帝时期的军事形势
(二)统一战争
三、隋末农民战争
(一)炀帝时期的军事形势
(二)民众的反隋战争
四、隋朝府兵制的变化
(一)恢复旧姓与整顿乡兵
(二)卫府制度的形成
(三)隋后期的府兵制
五、唐前期的战争
(一)唐建国的军事形势
(二)统一战争
六、朝廷与藩镇的战争
(一)平定安史之乱
(二)代宗平藩
(三)德宗平藩
(四)宪宗平藩
(五)武宗平定泽潞
七、唐中期的西陲战事
(一)唐蕃之战
(二)唐诏之战
八、唐末农民战争
(一)唐末形势
(二)黄巢领导的全国性民众暴动
九、唐朝府兵制的盛衰
(一)唐初府兵的恢复及组织
(二)折冲府的建立与全盛
(三)府兵制的破坏
十、唐朝的军事思想和著作
(一)将帅用兵的特点及其军事思想
(二)唐朝的军事著作
十一、五代十国的战争
(一)梁唐争夺北方的战争
(二)周世宗的统一战争
十二、结 语
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思想概述
二、隋朝的思想发展
(一)思想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王通的思想
三、唐初鉴戒思想的发展
(一)贞观君臣“以古鉴今”的意识
(二)注重“人事”的“取鉴于亡国”
(三)兼通众意的“取鉴乎哲人”
四、重振儒家思想的尝试
(一)对儒家思想正宗地位的重新确认
(二)官方对经学的统一
五、儒、道、佛思想论争
(一)三家并立的基本国策
(二)儒家思想对佛、道的驳论
(三)佛、道思想交锋
六、学术思想的系统反思
(一)刘知几著《史通》
(二)《史通》的思想特色
七、经学思想的重大变异
(二)《春秋》新学的兴起
(三)从历代评论看其影响与地位
八、非古是今的经世思想
(一)杜佑纂《通典》的旨趣
(二)《通典》的非古是今
(三)《通典》的历史地位
九、中国古代“天人论”的基本总结
(一)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生平
(二)“受命不于天,于其人”
(三)“天人不相预”和“天与人交相胜”
(四)顺人、重势与理、数、势
十、道学先驱者的思想
(一)韩愈的思想
(二)李翱的思想
十一、儒、佛、道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一)佛教对儒、道的借鉴
(二)儒学对佛、道的吸取
(三)道教及道家思想对儒、佛的吸取
十二、晚唐的思想
(一)“剥非”与“补失”的经世思想
(二)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深入思考
(三)反专制思想与辩证思想
十三、五代时期的思想
(一)思想领域的趋势
(二)《化书》的思想成就
十四、结 语
中国隋唐五代宗教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宗教概述
二、隋唐五代宗教大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二)繁荣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
(三)开放、宽松的外交、民族政策
三、政府三教并奖政策与民间三教并习风气
(一)三教并奖政策的确定
(二)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斗争
(三)三教融合与三教兼修
四、佛教的繁荣与中国化
(一)隋唐君王的狂热崇佛
(二)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会昌灭佛
(三)佛教经籍的翻译与编录
(四)隋代盛行的天台宗、三论宗与三阶教
(五)玄奘西行与唯识宗
(六)注重理论思辨的华严宗
(七)中国化的佛教流派——禅宗
(八)律宗、净土宗与密宗
(九)佛教与隋唐文明
五、道教的兴隆
(一)皇室崇道情况
(二)道教清静无为理论的发展
(三)外丹道的兴旺、危机与内丹术的兴起
(四)道教与隋唐文化
六、西来新宗教的流行
(一)景教流行中国记
(二)伊斯兰教的初传
(三)祅教信仰及其活动
(四)摩尼教的流行
(五)西来宗教的文化影响
七、西藏佛教前弘期
(一)吐蕃王朝与松赞干布王
(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与佛教两路入藏
(三)佛教与本教的冲突与融合
(四)郎达玛灭佛与佛教暂歇
八、结 语
第10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
一、隋唐五代习俗概述
二、隋唐五代节令习俗
(一)绚丽多彩的节令习俗
(二)节令风俗的新内容
(三)繁华热烈的节曰盛况
三、隋唐五代服饰习俗
(一)丰富多彩的服饰习俗
(二)冠服礼俗
(三)多民族的服饰风格
(四)妇女服饰的新潮
(五)妇女妆饰的新款式
(六)男子的流行服饰
四、隋唐五代饮食习俗
(一)饮食习俗的兴旺发达
(二)豪华的宫廷宴和盛大的“曲江宴”
(三)名菜佳肴大观
(四)汇集各民族特色的“胡风饮食”
(五)日益普遍的饮茶风气
(六)纵酒狂饮的饮酒之风
五、隋唐五代住行习俗今。
(一)住行的特征
(二)长安、洛阳城的建筑风尚
(三)住宅的建筑风俗与建筑仪式
(四)建筑风水风俗
(五)室内陈设与家具变化
(六)骑乘之风与民间行旅观念
六、隋唐五代婚俗
(一)门第婚俗的盛衰
(二)政府奖励下的早婚和再婚风俗
(三)婚俗中的胡俗成份
(四)买卖婚姻的表现
(五)贵族婚礼的奢侈
(六)形形色色的婚礼婚俗
(七)高雅的婚俗文化
七、隋唐五代丧俗
(一)统治阶级的厚葬风
(二)繁缛的丧葬礼仪
(三)盛行的墓前树碑制
(四)精湛的墓前石刻和明器之宝
(五)墓室壁画的新高峰
(六)阴宅风水学的盛行
(七)火葬与塔葬
(八)冥婚和冥钱
(九)“七七斋”
八、隋唐五代游艺风尚
(一)极盛的围棋之风
(二)博戏的盛行
(三)风靡社会的马球
(四)节令游戏的发展
(五)斗鸡之风
九、隋唐五代民族习俗
(一)民族大一统的新时期
(二)突厥习俗特点及与汉族的融合
(三)回纥习俗及其汉化
(四)吐蕃习俗及唐蕃相互影响
(五)东北各族习俗
(六)其他各族习俗
十、结语
中国隋唐五代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科技史概述
(一)隋唐五代科技发展的前缘
(二)隋唐五代的科技发展概?
(三)隋唐五代科技成果的基本内容
(四)隋唐五代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
二、隋唐五代的天文历法
(一)定朔法的应用及历法的改进
(二)一行及其对子午线的测定
(三)浑仪的改进与测天精度的提高
三、隋唐五代的数学
(一)数学教育的开展和“十部算经”的注释
(二)王孝通和《缉古算经》
(三)二次内插法的建立
(四)数学计算技术的改进
四、隋唐五代的农学
(一)畬田的出现和圩田的扩大
(二)水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
(三)秧田的设置和壮秧技术的形成
(四)南方蚕桑业的普及和发展
(五)茶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六)园艺和畜牧业的进步
(七)农学著作的繁荣
五、隋唐五代的地理学
(一)方志的繁荣
(二)制图学的创新
(三)域外地理知识的扩展
(四)对潮汐成因及海陆变迁等的认识
六、隋唐五代的医药学
(一)医事制度和医科划分
(二)古医籍的整理和研究
(三)本草著作的整理和充实
(四)病源症候学的成就
(五)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
(六)藏医
(七)中外医药的交流
七、隋唐五代的水利
(一)治河防洪实践的增多及其技术进步
(二)大运河的开凿和航运工程的发展
(三)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
(四)城市供水、水准测量及其它
八、隋唐五代的建筑技术
(一)“坦弧石拱桥”的杰作
(二)城市建筑及整体规划设计技术的形成
(三)木结构建筑技术体系的确立
(四)仓储建筑的技术成就
(五)高层砖塔建筑的技术成就
九、隋唐五代的物理学和化学
(一)隋唐五代的物理学
(二)隋唐五代的化学和化工
十、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一)隋代陶瓷技术的进步
(二)唐代陶瓷技术的飞跃发展
(三)五代的传世之作“雨过天青”
(四)瓷器与技术的输出
十一、隋唐五代的手工业技术
(一)发达的冶金矿业与先进的铸造技术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作用
(三)兴旺发达的造纸业及其技术成就
(四)绚丽多姿的纺织印染技术
(五)隋唐的造船技术成就
十二、结语
中国隋唐五代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教育概述
(一)帝国初创与隋文帝文教政策的摇摆
(二)统一大帝国的建立与儒术重振
(三)五代的衰落与印刷术的发明
二、学校教育
(一)隋初的学制设想和文帝对学校教育的怀疑
(二)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三)战乱中衰微的五代学校
(四)隋唐五代的私学
(五)唐末五代的书院
三、科举考试
(一)从“九品中正”到“设科举士”
(二)在争议中行之有效的唐代科举考试
(三)五代的人才选拔
四、实科教育
(一)实科学校教育
(二)实科教育的其它形式
(三)实科专业教材的颁定
(四)实科教育观
五、教育家的活动和教育思想
(一)王通对唐帝国的贡献及其“安邦育人”的教育目的论
(二)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教材论
(三)韩愈、柳宗元的师道论
(四)李翱教育过程本质的“复性”论
六、结语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一)前瞻后顾,牵动中国文学1500 年——隋唐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盛大恢宏,兼容并蓄,百花齐放——隋唐文学时代的三大特征
(三)积新而盛,由盛而变——隋唐五代文学的六个发展阶段
(四)缘机而发,穷奢极欲——唐文学繁荣昌盛的两大成因
二、隋朝文学
三、初唐文学
(一)宫廷主导,上下努力,为诗苑兴旺调音
(二)诗坛“四杰”的新人效应
(三)沈宋体的诗歌创作与宫廷诗人时代的结束
(四)站在文学历史阶梯上的陈子昂
四、盛唐诗苑
(一)张九龄、张说及其相关诗人
(二)“吴中四友”之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及包融
(三)诗佛王维
(四)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派的其他几位代表性人物
(五)诗仙李白
(六)高适、岑参及其他边塞诗人
(七)盛唐诗苑名家王昌龄、王之涣及常建、李华、刘方平等诗人
(八)诗圣杜甫
五、中唐诗流
(一)大历诗人
(二)韩愈孟郊诗派
(三)游离于韩、白之间的诗人:张籍与王建
(四)白居易与元和体
(五)韩白诗派之外的重要诗人刘禹锡、柳宗元与李贺
六、晚唐诗人
(一)晚唐诗坛概览
(二)晚唐三位诗坛代表:杜牧、李商隐与温庭筠
(三)值得一提的《诗品》及其作者司空图
七、唐代古文运动
(一)唐代古文运动的先声
(二)古文运动的主帅韩愈
(三)古文运动的大将柳宗元
(四)韩、柳之外的中、晚唐散文作家
八、唐代传奇与变文
(一)唐传奇与变文的本义及其历史地位
(二)唐人传奇
(三)唐代变文
九、唐五代词
(一)词的成因
(二)唐人词
(三)五代词人
(四)民间词
十、结语
中国隋唐五代艺术史
一、隋唐五代艺术概述
(一)隋唐五代艺术的发展状况
(二)隋唐五代艺术的基本内容
(三)隋唐五代艺术的显著特征
二、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纽。
(一)人物画
(二)壁画
(四)花鸟画
(五)画论
三、隋唐五代的雕塑艺术
(一)佛教雕塑艺术
(二)陵墓石雕艺术
(三)墓俑雕塑艺术
(四)装饰雕塑艺术
四、隋唐五代的书法艺术
(一)楷 书
(二)草书
(三)行书
(四)篆隶
(五)书学论著
五、隋唐五代的音乐舞蹈艺术
(一)雅乐与俗乐
(二)文舞和武舞
(三)“俗讲”、“散乐”等表演艺术
(四)著名的乐舞作品
(五)乐舞理论
六、隋唐五代的建筑艺术
(一)大兴——长安城的艺术成就
(二)洛阳城的建筑艺术成就
(三)桥梁建筑艺术
(四)宗教建筑艺术
(五)陵寝建筑艺术
(六)园林艺术
七、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一)金银器
(二)铜镜
(三)陶瓷
(四)漆器
(五)织染刺绣
八、结语


第11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宋辽金夏政治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政治概述
二、北宋的建立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北宋的建立
(二)宋太祖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宋代开国皇帝宋太祖
三、从锐意进取到“守内虚外”
(一)宋太宗继业,完成局部统一
(二)进军幽州,宋、辽战争爆发
(三)李继迁发难,宋、西夏分裂
(四)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
(五)澶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的确立
四、西夏
(一)建国前的历史
(二)元昊建国及历朝概况
(三)夏国的制度
(四)夏国的经济概况
五、辽朝
(一)辽朝建国前的简况
(二)辽国的建立及其发展
(三)辽国的政治制度
(四)辽国的经济状况
六、北宋社会阶级结构和赋税制度
(一)社会阶级结构
(二)土地占有和农民、手工业者状况
(三)赋税和徭役
七、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运动
(一)宋真宗的迷信、腐败与耗财
(二)宋仁宗的庸懦和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三)北宋中期各种矛盾的激化
(四)庆历新政。范仲淹、包拯等努力改革弊政
(五)熙宁变法
八、北宋后期的腐朽统治
(一)元祐更化与哲宗绍述
(二)宋徽宗、蔡京集团的腐朽统治
(三)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四)女真族南侵和北宋的灭亡
九、金朝
(一)政治概况
(二)金朝的制度
十、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
(一)赵构(宋高宗)登极,南宋建立
(二)宋、金的对峙局面
(三)岳飞的抗金斗争与宋高宗、秦桧的判卖行为
(四)“绍兴和议”后的宋、金和战形势
十一、南宋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
(一)孝宗、张浚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
(二)宁宗、韩侂胄禁道学和又一次北伐战争
(三)史弥远控制南宋和道学统治的确立
(四)南宋封建剥削的加强和农民起义
十二、蒙古南侵,南宋灭亡
(一)蒙古灭金与“端平入洛”
(二)蒙古对南宋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势
(三)蒙古对南宋的第二次大规模攻势
(四)贾似道专权。 南宋统治集团衰朽
(五)元兵入杭,南宋灭亡
(六)文天祥、张世杰等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
十三、宋朝政治制度
(一)官制
(二)军制
(三)科举制
(四)法津
十四、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经济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经济概况
(一)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
(二)生产发展,商业繁荣
(三)宋朝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四)南北方经济差距的扩大
二、承继与发展——北宋前期经济
(一)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
(二)城市:手工业与商业
(三)财政:田赋、徭役与商税
三、危机与变法——北宋中、后期经济
(一)积弊与危机
(二)王安石变法
(三)政争与新法蜕变
四、繁荣与衰朽——南宋经济
(一)军事对峙下的经济发展
(二)剧烈的土地兼并与繁重的赋税
(三)货币与通货膨胀
五、从征服到融合——辽夏金经济
(一)辽朝经济历程
(二)西夏经济历程
(三)金朝经济历程
六、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军事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军事概述
二、宋辽金夏时期的军事制度
(一)北宋兵制
(二)南宋兵制
(三)辽金西夏兵制
三、宋辽金夏时期的战争
(一)北宋统一战争
(二)辽宋战争
(三)宋夏战争
(四)辽金战争
(五)宋金战争
(六)夏辽与夏金战争
(七)宋金农民战争
四、宋辽金夏时期的武器装备和国防设施
(一)宋代的武器装备
(二)宋代的国防设施
(三)辽金西夏的武器装备
(四)辽金西夏的城邑和国防设施
五、宋辽金西夏兵学
(一)兵学发展概况
(二)重要兵书简介
(三)对战争问题的看法
(四)建军治军思想
(五)战略思想
(六)战术思想
六、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思想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社会及思想概述
(一)宋代儒学兴起的社会环境
(二)宋代儒学的主题和流派
(三)宋儒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二、北宋初年的崇尚黄老与儒学复兴的萌芽
(一)黄老之道与三教同设
(二)书院讲学与宋初三先生
(三)援道入儒与周敦颐的濂学学派
(四)邵雍立“象数学”
三、北宋中期的儒学改造
(一)王安石及其荆公新学
(二)程颢程颐及其天理思想
(三)洛学的地位与后传
四、排斥佛老,奠基理学
(二)张载的气学学说
(三)关学兴衰
五、南宋初年的理学传承
(一)胡宏的理学思想
(二)朱震象数学
(三)师法程颢心学的张九成
(四)张栻与湖湘学派
(五)吕祖谦与吕学
六、理学之大成与朱熹
(一)朱熹的一生
(二)朱熹的理学思想
(三)闽学学派
七、南宋中期心学、理学之争
(一)心学由来
(二)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三)朱陆之争
(四)心学后人
八、南宋中期沿海经济的发展与事功之学的兴起
(一)事功学与沿海经济
(二)陈亮与朱熹的争论
(三)叶适的事功思想
九、南宋后期理学再盛
(一)庆元学禁后理学的重振
(二)南宋末理学的修正
十、宋代史学思想及其成就
(一)宋代史学的繁荣及其特点
(二)《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三)《通志》和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十二、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宗教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宗教概述
(一)天国与世间——宗教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传承与开新——宗教变迁的新特征
(三)宗派与思想——宗教流行概观
二、宋代佛教的“禅、教并重”与“儒、佛合流”
(一)宋王朝对佛教的扶植与管理
(二)宋代的译经与刻藏
(三)禅宗的成熟与定型
(四)天台宗的师承及其“山家”、“山外”之争
(五)其他宗派的延续与发展
(六)契嵩、智园融汇儒、释的理论与实践
(七)佛门异端——白云宗和白莲宗
(八)佛教与宋代文化
三、宋代道教的发展与内丹学的成熟
(一)宋王朝对道教的倡导与扶持
(二)内丹学的兴起与传承
(三)陈抟与内丹修炼模式——《无极图》
(四)张伯端与内丹经典——《悟真篇》
(五)金丹道南宗内清修、双修两派
(六)旧符箓派的流行与新符箓派的诞生
(七)宋代修订道藏及张君房编《云笈七鉴》
(八)道教与宋代文化
四、宋代伊斯兰教、犹太教、袄教、摩尼教的流布
(—)伊斯兰教与中国
(二)犹太教与开封犹太人
(三)祆教余绪的延伸
(四)摩尼教的民间化与农民起义
五、辽代传统宗教的转化与佛教的流行
(一)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及其汉化倾向
(二)佛教的流行及其特点
六、金代佛教的延续与道教的鼎革
(一)女真族萨满旧俗及其转化
(二)佛教的传入与展开
(三)河北新道教的兴起与鼎盛
七、西夏佛教的传布及其社会作用
(一)党项族传统宗教信仰与佛教流入
(二)西夏统治者与佛教
(三)西夏的赎经、译经与印经
(四)西夏的僧人、流派和僧官制度
(五)佛教与西夏社会文化
八、西藏佛教的再弘传及宗派形成
(一)后弘期佛教大师的行履与贡献
(二)藏传佛教诸派的形成及其理论
九、结语

第12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宋辽金夏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习俗概述
(一)城市习俗的兴盛
(二)多民族习俗的交流与融合
二、宋代岁时节令习俗
(一)元旦朝会
(二)立 春
(三)元宵节
(四)花朝节
(五)清明节
(六)四月八曰浴佛节
(七)端午节
(八)六月六
(九)七 夕
(十)中元节
(十一)立秋
(十二)秋 社
(十三)中秋节
(十四)重阳节
(十五)天宁节
(十六)立冬 附孟冬
(十七)冬 至
(十八)腊 八
(十九)祭 灶
(二十)除 夕
三、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一)食 俗
(二)茶 俗
(三)服饰习俗
四、宋代人生仪礼
(—)产育习俗
(二)婚 俗
(三)丧葬习俗
五、宋代社会组织习俗
(—)家族组织习俗
(二)“社 会”
(三)行业组织习俗
六、宋代民间信仰
(一)先兆信仰
(二)祠 祭
(三)巫觋信仰
七、宋代生产贸易习俗
(一)百行百业生产习俗
(二)商业习俗
(三)服务行业习俗
(四)夜 市
(五)庙 市
八、宋代娱乐习俗
(—)京瓦伎艺
(二)民间游艺
(三)观潮之俗
九、辽代习俗
(一)渔猎习俗
(二)游牧习俗
(三)农业习俗
(四)祭山仪
(五)瑟瑟仪
(六)柴册仪
(七)拜日仪
(八)节仪
(九)岁除仪
(十)再生仪
(十一)皇帝亲征仪
(十二)腊仪
(十三)丧 仪夜里进行小
(十四)皇帝纳后之仪
(十五)正旦朝贺仪
(十六)立春仪
(十七)重午仪
(十八)重九仪
(十九)藏阄仪
(二十)岁时杂仪
十、金代习俗
(一)岁时节庆习俗
(二)生产习俗
(三)生活习俗
(四)人生仪礼
(五)社会习俗和萨满信仰
十一、西夏习俗
(一)物质生活习俗
(二)婚姻习俗
(三)丧葬习俗
(四)部落组织习俗
(五)信仰习俗
(六)“蕃俗”与“汉俗”的消长
十二、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技术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科技概述
(一)宋辽金夏时期社会变革与朝代兴衰
(二)宋辽金夏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
二、农业技术
(一)宋辽金夏时期农业发展概况
(二)农业土地的合理使用
(三)土壤肥料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
(四)农作制的发展与耕作技术的提高
(五)作物栽培及林、牧、渔等副业技术的发展
(六)农具的改进与创新
(七)农书和物候历
三、水利工程、手工业及兵器工业
(一)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雕版印刷的发展
(三)矿冶业
(四)纺织业
(五)火药的发明与兵器工业
四、建筑技术
(一)宋辽金夏时期建筑技术发展概况
(三)砖结构建筑
(四)石结构建筑
(五)建筑材料的加工、制作
(六)李诫与《营造法式》
五、制瓷业及制瓷技术
(—)发展概况
(二)宋代的名窑与名瓷
(三)辽、金的瓷窑
(四)瓷器贸易
六、天文学成就
(一)天 文 观 测
(二)历法的变迁与发展
(三)宋代的天文仪器
七、地理学
(一)地理科学发展特点
(二)地理学及地图学的发展成就
(三)地理学家及其专著
八、航海及海洋学
(一)两宋航海业的盛况
(二)指南针与航海技术
(三)宋代的造船技术
(四)对海洋学的认识
九、医药学
(一)医药学发展概况
(二)方书、本草的大量涌现
(三)临床医学的成就
(四)医学理论的发展
(五)著名医家及其专著
十、数学
(一)宋代数学发展概况
(二)宋代数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三)数学家及其著作
十一、物理学
(一)力 学
(二)光 学
(三)对磁性的进一步认识
(四)物质结构
(五)传热与保温瓶
十二、沈括和《梦溪笔谈》
十三、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的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教育概述
二、宋代教育的格局及其文教政策
(一)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
(二)宋初的文教政策
(三)宋初教育的类型与特征
三、官学的振兴与改造
(一)范仲淹与庆历兴学
(二)王安石与熙宁、元丰兴学
(三)崇宁兴学与蔡京的文化专制
(四)官学制度的定型
四、南宋教育的变化
(一)学校领域里的理学化进程
(二)中央官学的变化与调整
(三)地方学校的进一步加强
五、蒙养教育的一般概况
(一)蒙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二)蒙学教材的大发展
六、书院的兴盛
(一)书院的产生及其兴盛
(二)宋代书院的构成及其内容
七、两宋教育思想及其流派
(一)胡瑗与苏湖教法
(二)张载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三)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四)程门后学游酢、杨时、谢良佐等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六)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七)陆九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八、宋代的科举制度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一般程式及内容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变化
(三)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利弊
九、辽、金两朝的教育
(一)辽代教育的基本状况
(二)金代教育的基本状况
(三)辽金二朝的教育家及其思想
十、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宋辽金夏文学概述
二、北宋前期的诗文
(一)宋初诗文与西昆派
(二)诗文革新运动
(三)欧阳修
(四)梅尧臣与苏舜钦
(六)曾巩 苏洵 苏辙
三、北宋前期的词
(一)北宋前期词坛
(二)柳 永
四、苏轼
(一)苏轼的生平
(二)苏轼的文学主张
(三)苏轼的散文创作
(四)苏轼的诗歌创作
(五)苏轼的词创作
五、北宋后期文学
(一)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二)秦观和贺铸
(三)周邦彦
六、南宋前期文学
(—)李清照
(二)南宋前期其他词人
(三)南宋前期诗人
(四)南宋前期散文
七、陆游
(一)陆游的生平
(二)陆游作品中的爱国主义主旋律
(三)陆游的诗、词、文作品
(四)陆游的影响
八、辛弃疾
(一)辛弃疾的生平
(二)辛词的思想内容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九、南宋后期文学
(一)姜夔与格律词派
(三)文天祥与宋末爱国诗人
十、宋代的文学理论
(一)宋代文学理论的两条线索
(二)朱 熹
(三)严羽及《沧浪诗话》
十一、话本小说与文言小说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说话伎艺的繁荣
(二)话本与话本小说诗话 小说
(三)市民文学白话文学
(四)话本小说的篇制
(五)宋代文言小说
十二、辽金夏文学
(—)辽代文学
(二)金代文学
(三)元好问
(四)董解元与《西厢记诸宫调》
(五)西夏文学
十三、结语
中国宋辽金夏的艺术史
一、宋辽金夏艺术概述
二、宋、辽、金、西夏的绘画
(一)宋代绘画
(二)辽、金、西夏的绘画
三、宋、辽、金的书法
(一)宋代书法
(二)辽代、金代书家
(三)宋代的书画著述
四、宋、辽、金的工艺美术
(一)陶瓷工艺
(二)丝织、印染工艺
(三)金属及漆器工艺
五、宋、辽、金的建筑艺术
(一)城市与宫殿建筑
(二)住宅建筑
(三)寺庙建筑
六、宋、辽、金的雕塑
(一)宋代的雕塑
(二)辽、金的雕塑
七、宋、辽、金的戏剧、音乐、舞蹈和杂技
(一)戏剧
(二)音乐、舞蹈
(三)杂技
八、结语

第13册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元代政治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政治概述
二、前元时期的政治概况
(一)成吉思汗平定草原群雄
(二)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
(三)蒙古帝国的势力扩张
(四)窝阔台灭金与蒙哥南伐
(五)蒙古时期诸帝的政绩
三、元代前期的政治概况
(一)忽必烈争夺帝位
(二)元朝帝国的建立
(三)元朝中央官制的确立
(四)元朝地方官制的制定
(五)皇家机构的创立
(六)法制机构的设立
(七)边地诸机构
(八)官吏选拔制度概况
(九)攻灭宋朝 统一全国
(十)与相邻诸国的关系
(十一)镇压叛乱加强中央统治
四、元代中期的政治概况
(一)帝王宝座的第一次争夺
(二)武宗入朝与仁宗继立
(三)南坡之变
(四)两都之战
(五)文宗的再次登基
五、元代后期的政治概况
(一)顺帝即位后的朝权之争
(二)顺帝的腐败统治
(三)皇太子的夺权之争
(四)官制的维系与增置
(五)官吏选拔制度的完善
(六)元末农民的起义
(七)朱元璋的起义与北伐灭元
六、结语
中国元代经济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经济概述
(一)元代经济历史的阶段表现
(二)元代经济历史的特点表现
二、元代经济发展状况
(一)城市建设
(二)商业贸易
(三)经济科技
(四)毡乡牧业
(五)狩猎经济
(六)手工业
(七)农业经济
(八)经济交通
(九)少数民族经济
(十)金融业
三、主要经济制度
(一)元代的土地制度
(二)元代的赋役制度
四、元代多元一体化国民经济管理思想模式的奠基者——忽必烈可汗
(一)忽必烈及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十大改革
(二)忽必烈经济管理改革中体现的十大关系处理思想及其理论基础
(三)忽必烈经济管理思想形成的原因
(四)忽必烈经济管理思想的性质及其贡献和中外影响
五、结语
中国元代军事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军事与国防大势概述
(一)元代军事史的源流与分期
(二)蒙古军事力量的崛起和壮大
(三)连绵百年的征服战争
(四)元代的国防建设
二、蒙古建国前的部族兼并之战
(一)铁木真称汗
(二)十三翼之战
(三)击败塔塔儿、主儿勤、泰赤乌诸部
(四)消灭克烈部王罕
(五)决战乃蛮太阳汗
三、蒙古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
(一)蒙古国的军事制度
(二)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
四、建元前蒙古国的南伐西征
(一)蒙古征西夏的战争
(二)蒙古灭金战争
(三)横跨欧亚两洲的西征作战
五、元代军事制度及兵器
(一)元朝建立以后的军事制度
(二)元代兵器
六、元朝时期的内外战争
(一)元初夺位靖乱中的军事对抗
(二)元朝的对外战争
(三)镇压人民起义的战争
七、结语
中国元代思想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思想概述
二、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与发展
(一)北方理学的传授者赵复及其理学思想
(二)元代理学的先驱许衡及其理学思想
(三)元初重要的理学家郝经及其理学思想
(四)潜心理学的刘因及其理学思想
三、元代江西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一)兼宗陆学的朱学大师吴澄
(二)吴澄的道统论
(三)吴澄的天道观
(四)吴澄论心性和明心求理的方法
(五)吴澄的经学思想
四、元代金华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一)严守师说的何基及其理学思想片断
(二)敢于质疑问难的王柏及其理学思想
(三)潜心四书经史的金履祥及其理学思想
(四)金华朱学大师许谦及其理学思想
五、元末浙东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一)折衷儒佛、调和朱陆的宋濂及其理学思想
(二)“一代宗师”刘基及其理学思想
六、元代陆学的传播与影响
(一)捍卫陆学的刘壎
(二)以倡明陆学为己任的陈苑
(三)提倡静坐内省的赵偕
七、元代理学正传以外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
(一)元代蒙古族哲学家保巴及其哲学思想
(二)元代进步思想家谢应芳及其无神论思想
八、结语
中国元代宗教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宗教概述
二、蒙古萨满教
(一)蒙古萨满教的起源与发展
(二)蒙古萨满教的神灵系统
(三)萨满
三、元代佛教
(一)藏传佛教
(二)汉地佛教
(三)佛教世俗化教团
(四)元代僧官制度
四、元代道教
(一)全真道
(二)太一道与真大道
(三)正一道
五、元代伊斯兰教
(一)元代伊斯兰教的普遍传播
(二)元代穆斯林的宗教生活
(三)元代穆斯林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六、元代基督教
(一)景教
(二)天主教
(三)基督教传播过程中的宗教角逐
(四)元朝政府对基督教的管理及政策
七、元代犹太教
(一)元以前的中国犹太教
(二)元代犹太教在中国的复兴
八、结语

第14册
中国元代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习俗概述
(一)民族性
(二)阶级与阶层的差别
(三)历史性
(四)传承性
二、节令习俗
(一)蒙古族的纪年与节日
(二)宫廷与汉族民间节令
三、服饰习俗
(一)蒙古族的服饰
(二)朝廷冠服
(三)汉族士庶及平民服饰
四、饮食习俗
(一)蒙古族的饮食
(二)汉族饮食习俗
(三)北方其他民族饮食
(四)饮宴习俗
五、起居习俗
(一)蒙古族起居
(二)宫廷起居
六、婚姻习俗
(一)蒙古族的婚姻习俗
(二)汉族婚姻习俗
(三)元代婚姻史上的悲剧与变异
(四)元代各民族婚俗的相互影响
(五)异族通婚
七、丧葬习俗
(一)蒙古族的丧葬
(二)帝王葬俗
(三)汉族丧葬
(四)元代丧葬习俗的改变
(五)其他少数民族丧葬
八、祭祀习俗
(一)蒙古族的祭祀
(二)宫廷祭祀
(三)官府及汉族民间祭祀
九、宗教信仰习俗
(一)蒙古族的信仰
(二)皇宫的迷信活动
(三)汉族民间信仰习俗
十、禁忌习俗
(一)蒙古族禁忌
(二)朝廷民俗杂禁
十一、娱乐习俗
(一)蒙古族的娱乐
(二)汉族的娱乐
十二、结语
(一)习俗与政治
(二)习俗与经济
(三)习俗的改变与社会进步
中国元代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科技概述
二、天文历法
(一)天文台的兴建及天文观测活动
(二)天文仪器的制造
(三)《授时历》的成就
(四)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
(五)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少数民族天文学家
(六)少数民族历法
三、数学
(一)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期
(二)天元术与四元术
(三)内插法和垛积术
(四)李冶及其《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五)朱世杰及其《算学启蒙》与《四元玉鉴》
(六)《几何原本》的最早研究者蒙哥
(七)珠算
四、地理学
(一)《元一统志》的编纂
(二)河源的探索考察
(三)朱思本及其《舆地图》
(四)其它地图绘制
(五)游记类地理学著作
(六)地震和地质学
五、农牧业
(一)发展概况
(二)《农之桑辑要》
(三)王祯及其《农书》
(四)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及其《农桑衣食撮要》
(五)畜牧业
六、水利学 
(一)修通京杭大运河
(二)海运与航海事业
(三)其他水利工程
(四)水利学著作
七、医药学
(一)医药学成就
(二)李杲及其医学著作
(三)朱震亨及其医学著作
(四)危亦林及其《世医得效方》
(五)滑寿及其《十四经发挥》
(六)蒙古族医学家萨德弥实及其《瑞竹堂经验方》
(七)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医药学
八、食疗学与养生学
(一)蒙古族食疗营养学家忽思慧及其《饮膳正要》
(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与饮食交流
(三)其它食疗营养学著作
(四)邱处机及其养生理论
(五)其它气功养生学著作
(六)蒙古八珍等营养食品
九、建筑学
(一)元大都城
(二)上都与和林及北方其它城市
(三)佛教与道教建筑
(四)喇嘛教与伊斯兰教建筑
(五)蒙古包
十、手工业技术
(一)组织机构及其管理生产情况
(二)兵器业
(三)纺织业
(四)印刷业与造船业
(五)陶瓷业与漆器业
十一、中外科技交流
(一)天文历法交流
(二)数学交流
(三)医药学交流
(四)地理学交流
(五)建筑学交流
(六)火炮术与陶瓷术的交流
十二、结语
中国元代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教育概述
(一)元代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二)元代教育提高了官僚群体的文化素质和各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
(三)元代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各民族知识分子
(四)元代教育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二、元代的文教政策
(一)推行“汉化”,兴学重教
(二)尊孔重儒,提倡理学
(三)重才养士,巩固政权
三、元代的官学
(一)元代的中央官学
(二)元代的地方官学
(三)元代官学的管理
四、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一)元代的庙学
(二)元代的私学
(三)元代的宗教教育
(四)元代的书院及其演变
五、元代的科举制度
(一)元代科举的发展历程
(二)元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元代实行科举的情况
六、元代著名教育家
(一)许 衡
(二)吴澄
(三)程端礼
(四)郑 玉
七、结语
中国元代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文学概述
(一)正统文学的衰微和俗文学的兴盛
(二)元代杂剧的渊源和体制
二、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
(二)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
(三)关汉卿的爱情剧
(四)关汉卿的公案剧
(五)关汉卿的历史剧
(六)关汉卿杂剧的成就和影响
三、王实甫
(一)王实甫的生平和作品
(二)《西厢记》故事创作源流
(三)《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五)《西厢记》的影响
四、元代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一)白 朴
(二)马致远
(三)高文秀 康进之 纪君祥 李潜夫 郑廷玉
(四)杨显之 石君宝 尚仲贤 李好古 李文蔚等
五、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一)杂剧的南移和衰微
(二)郑 光 祖
(三)宫天挺、秦简夫和元代后期其他杂剧作家
(四)无名氏的杂剧
六、元代南戏
(一)南戏的兴起
(二)“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三)高明的《琵琶记》
七、元代散曲
(一)元代散曲的形成
(二)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三)元代后期散曲作家
八、元代诗文
(一)元代诗文特点
(二)元代前期诗文作家
(三)元代后期诗文作家
九、结语
中国元代艺术史
本卷提要
一、元代艺术概述
二、绘画
(一)概说
(二)壁画
(三)绘画新风的启导人物——赵孟Zhao
(四)皇室的绘画活动和少数民族画家
(五)人物画·界画
(六)花鸟画
(七)山水画创作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八)山水画成熟的杰出代表--元四家
三、雕塑
(一)宗教活跃与宗教艺术的发展
(二)雕塑遗迹
四、书法
(一)赵孟頫的书学主张及艺术成就
(二)鲜于枢和邓文原
(四)少数民族书法家
(五)文人画家的书法
五、音乐和舞蹈
(一)宫廷音乐的草创
(二)宫廷乐舞及乐器
(三)民间乐舞
六、建筑
(一)和林
(二)上都
(三)元大都
(四)宗教建筑
(五)蒙古族的毡帐建筑
七、工艺美术
(一)工艺美术地位的提高
(二)主要手工艺门类及成就
八、美术理论与对外美术交流
(一)美术理论
(二)对外美术交流
九、结语
第15册
Table of contents 
明代政治
本卷提要
一、明代政治概述
二、开国奠基
(一)红巾军与朱元璋的崛起
(二)明朝的建立
(三)统一全国
(四)集权的君主制
(五)监察与司法
(六)胡蓝之狱
(七)空印案和郭桓案
(八)文字狱
三、永乐盛世
(一)靖难之役
(二)宦官与厂卫
(三)南征北讨
(四)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五)对日与对朝关系
(六)郑和下西洋
(七)唐赛儿起义
四、从仁宣之治到弘治中兴
(一)仁宣之治
(二)内阁与宦官
(三)土木之变
(四)于谦
(五)夺门与曹石之变
(六)汪直与西厂
(七)弘治中兴
五、武宗乱政与世宗议礼
(一)武宗乱政
(二)刘瑾擅权
(三)寘鐇与宸濠之乱
(四)大礼议
(五)严嵩误国
(六)内忧外患
六、短暂的振作复兴
(一)清官海瑞
(二)徐阶与高拱的政绩
(三)俺答封贡
(四)张居正改革
七、祸乱亡国
(一)万历怠荒
(二)矿监税使
(三)民变与兵变
(四)万历三大征
(五)奢安之乱
(六)东林党
(七)魏忠贤与阉党
八、鹿失中原
(一)明思宗无力挽狂澜
(二)后金崛起
(三)李自成和张献忠
(四)清兵入
(五)史可法抗清
(六)南京陷落
九、余波
十、结语
明代经济
本卷提要
一、明代经济概述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
(一)明朝建立后的经济形势
(二)明朝政府恢复社会经济的主要措施
(三)农工商业的发展与边区的经济开发
(四)对外贸易的拓展
三、明中叶的土地兼并与赋役制度改革
(一)皇庄的建立与土地兼并的盛行
(二)流民运动的出现与山区的开发
(三)以减轻官田重赋为核心的赋税改革
(四)赋税征调方式的嬗变
(五)役法改革的展开
四、明后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新变化
(一)商业性农业的迅速发展
(二)农业经营方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
(三)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四)商业的空前繁荣与“本末”观念的更新
(五)工商业市镇的勃兴
(六)海禁的解除与对外贸易的新发展
(七)张居正的改革与“一条鞭法”的推行
五、明末财政危机与农民军的经济政策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高度发展
(二)内忧外患与财政危机
(三)开矿榷税与三饷加派
(四)李自成农民军的经济政策
六、结语
明代军事
本卷提要
一、明代军事概述
二、南征北讨——洪武永乐全盛时期
(一)建国与统一的战争
(二)朱元璋的军事思想
(三)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邓愈
(四)鸟尽弓藏说蓝玉
(五)靖难之役
(六)五出漠北
(七)平定安南
(八)朱棣的军事思想
三、以卫所制为基础的军事制度
(一)五府与都司卫所
(二)京营与班军
(三)五城兵马司与巡检司
(四)驿递
四、从土木之变到庚戌之变——艰苦维持时期
(一)麓川之役
(二)土木之变
(三)北京保卫战
(四)项忠与荆襄之役
(五)庚戌之变
(六)九边与长城
(七)王江泾大捷
(八)戚继光
(九)万历三大征
五、卫所制的嬗变
(一)卫所制的式微
(二)募兵
(三)营兵
(四)家丁
(五)新式武器
六、从万历到崇祯——衰败时期
(一)萨尔浒之战
(二)熊廷弼经略辽东
(三)袁崇焕与宁远保卫战
(四)松锦决战
(五)杨嗣昌与十面张网
(六)李自成
(七)张献忠
七、余波
(一)南明抗清
(三)李定国
(四)郑成功
八、结语
明代思想
本卷提要
一、明代思想概述
二、明初朱熹理学思想的确立
(一)三部《大全》的纂修
(二)明初朱学统治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明初朱学主要人物的理学思想
三、明代中期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一)陈献章的心学思想
(二)湛若水对江门心学的发展
四、理学向心学转变的完成——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一)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心即理”的心本体论思想
(三)“致良知”的哲学核心
(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论
(五)王守仁心学体系的分化
五、王艮与泰州学派
(一)王艮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
(二)王艮和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
(三)泰州学派的历史影响
六、泰州后学几位重要人物的思想
(一)李贽的异端思想
(二)何心隐的社会思想
(三)罗汝芳的人性思想
七、明代中期理学向气学的转变
(一)罗钦顺及其气学思想
(二)王廷相及其反理学思想
八、东林学派的主要人物及其理学思想
(一)顾宪成及其理学思想
(二)高攀龙及其理学思想
九、明末两大儒学家的思想
(一)刘宗周及其思想
(二)黄道周及其思想
十、结语
明代宗教
本卷提要
一、明代宗教概述
(一)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明代社会
(二)明代宗教演变的基本格局
二、衰微中起伏的佛教
(一)明王朝与佛教的关系
(二)从梵琦到智旭
(三)多元化的藏传佛教
三、不再超脱的道
(一)检束中的波澜
(二)正统派系,全真与正一
(三)世俗化的道教生活
四、艰难创业的基督教(天主教)
(一)举步维艰,叩开关门
(二)“西儒”利玛窦
(三)明末天主教
五、伊斯兰教的本土化运动
(一)抑制与宽容
(二)中国诸穆斯林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三)经堂教育
(四)汉文译著活动
(五)教坊与苏非派
六、日益活跃的民间宗教
(一)明代民间宗教蓬勃发展的原因
(二)罗教系统
(三)其他民间宗教
(四)民间宗教的性质与作用
七、结语

第16册
中国明代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明代习俗概述
二、时令年节习俗
(一)元旦
(二)立春
(三)元宵节
(四)龙头节
(五)清明节
(六)浴佛节
(七)端午节
(八)天贶节
(九)乞巧节
(十)中秋节
(十一)重 阳 节
(十二)冬至节
(十三)腊八节
(十四)灶王节
(十五)除夕
三、饮食习俗
(一)宫廷饮食礼仪
(二)王公贵胄、缙绅士大夫的饮食习尚
(三)民人日常与年节饮食习俗
(四)茶肆、酒楼与民俗
(五)少数民族食习
四、服饰风尚与衣着习俗
(一)帝后文武官员服饰礼仪
(二)庶民服饰与衣着风尚
(三)少数民族服饰风习
(四)、服饰习俗与时代基调
五、居住、行止习俗
(一)宫苑建筑与帝王起居礼尚
(二)民居、园林、寺观与家具陈设
(三)《营造门》与建屋风俗忌避
(四)宫廷车舆与巡行礼仪
(五)王公贵戚、官宦舟车与使用规制
(六)民人行止习尚与禁忌
六、婚姻习俗
(一)帝后的婚姻礼仪
(二)宗室的婚姻规制
(三)品官与庶人百姓的婚姻风仪
(四)门第婚
(五)纳妾与重婚
(六)休书与离婚
(七)退婚与改嫁
(八)入赘婚
(九)冥婚与指腹婚
(十)民族婚俗与通婚
七、丧葬习俗
(一)帝后丧制
(二)宗室王妃与公主丧葬规制
(三)品官葬仪①
(四)妃嫔殉葬与妻妾殉节
(五)随身灯与民间丧俗
(六)民族葬法与葬仪
八、祀神、祭祖与信仰习俗
(一)宫廷祀神、祭祖礼尚
(二)民间祭祀与信仰习俗
九、生产、商贸习俗
(一)农副业、手工业生产习俗
(二)商业、贸易与商道风俗
十、娱乐习俗
(一)杂技百戏与旅游博弈习俗
(二)帝后、仕宦贵戚的年节娱乐
十一、社会陋习劣俗
(一)民间争讼、健讼与械斗
(二)赌博
(三)嫖娼宿妓
(四)氓棍聚殴
十二、结语
(一)习俗与社会政治
(二)习俗与社会经济
(三)习俗与社会文化
(四)习俗与社会发展
中国明代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明代科技概述
二、数学
(一)数学发展的阶段特征
(二)《一鸿算法》
(三)《算法统宗》
(四)《算法纂要》
(五)珠算的发展与普及
三、物理学
(一)电、磁学知识
(二)声学知识
(三)力学知识
四、化学化工
(一)火药理论
(1.琉璃烧制方法
(三)黄铜冶炼
(四)矾化学
(五)楮皮纸
五、天文学
(一)行星运动控制力
(二)星图
(三)周述学与计时器
(四)航海天文——过洋牵星术
六、地学
(一)王士性与地理学
(二)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三)测量与绘图
(四)商编路程图记
(五)水利著作与水利人物
七、生物学
(一)对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认识
(二)对动物和人体生理节律的认识
(三)朱■《救荒本草》
(四)《闽中海错疏》
八、农业科技
(一)农书的特点与成就
(二)水土保持理论
(三)《便民图纂》与《沈氏农书》
(四)番薯的引进和传播
九、医药学
(一)药 物学
(二)方剂学和炮炙法
(三)戾气学说
(四)分支学科
(五)养 生 知 识
(六)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十、矿冶
(一)找矿与采矿技术
(二)失蜡法应用
(三)钢铁冶炼术
十一、建筑与造船
(一)营 建 都 城
(二)江南园林
(三)沙船
十二、陶瓷、火器和漆器
(一)陶瓷技术
(二)火器专家赵士桢
(三)黄成与《髹饰录》
十三、中外科技交流
(一)回回天文历法传入
(二)传教士与西洋科技
十四、结语
中国明代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明代教育概述
二、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
(一)各级学校的建立
(二)教育内容
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生员的管理
(二)教官的选授与考核
四、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的内容
(二)乡试的程序、规定
(三)会试的程序、规定
(四)殿试及进士的书授官
(五)八股文的形成、教育的空疏
五、私学和书院
(一)私 学
(二)书院的兴衰
(三)书院的教育内容及教学特点
(四)书院的组织和管理
六、张居正的教育改革
(一)明中后期学校教育的危机
(二)张居正及其教育改革
七、结语
中国明代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明代文学概述
二、明前期文学
(一)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对文学的影响
(二)诗文
(三)杂剧
(四)传奇小说
三、《三国演义》
(一)罗贯中的生平
(二)《三国演义》的题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四)《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五)《三国演义》的影响
四、《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形成及其作者
(二)《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四)《水浒传》的影响
五、成化至隆庆时期文学
(一)社会政治、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二)诗文
(三)戏剧
(四)散曲
六、《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形成及其作者
(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三)《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及艺术成就
七、万历时期文学
(一)社会经济、政治和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二)诗文
(三)传奇与杂剧
八、《金瓶梅》等长篇小说
(一)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
(二)《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
(三)《金瓶梅》
九、拟话本
(一)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
(二)冯梦龙与“三言”
(三)“二拍”及其他
十、汤显祖
(一)汤显祖的生平
(二)《牡丹亭》
(三)汤显祖的其他作品
十一、明末文学
(一)社会动乱对文学的影响
(二)诗歌
(三)散文
(四)戏剧
(五)小 说
十二、明代民歌
(一)明代民歌兴盛的局面
(二)民歌的思想与艺术
十三、结语
中国明代艺术史
本卷提要
一、明代艺术概述
二、明代的绘画艺术
(一)明代绘画的艺术成就
(二)画院的兴衰和流派的衍变
(三)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
(四)明代的绘画理论
三、明代的书法艺术
(一)明代书法的先驱——宋克
(二)各领风骚的吴门、华亭书派
(三)晚明浪漫大草的书家群
(四)书论
四、明代雕塑
(一)宗教雕塑
(二)陵墓雕塑
(三)装饰雕塑
(四)印章雕刻
五、建筑艺术
(一)北京城
(二)紫禁城
(三)天 坛
(四)武当山金殿与明无梁殿
(五)三海与拙政园
(六)明十三陵
(七)著名的建筑大师
六、工艺美术
(一)织绣工艺
(二)陶 瓷 工 艺
(三)金 属 工 艺
(四)漆 器 工 艺
(五)家具工艺
七、明代的乐舞戏曲艺术
(一)戏曲艺术
(二)民间乐舞
(三)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四)戏曲乐舞理论
八、结语
第17册
中国清代政治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政治概述
二、满族的勃兴与清王朝的建立
(一)满族的崛起及其社会结构
(二)后金建国和与明分庭抗礼
(三)皇太极的政治革新与明清战和
三、全国性政权的建立和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一)全国性政权的建立
(二)清朝政权的巩固和加强
(三)“康乾盛世”
四、社会矛盾的激与清王朝的衰落
(一)封建剥削加剧与统治阶级的腐化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五、清王朝的末路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反清大起义
(三)统治阶级的洋务运动
(四)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五)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资产阶级上层的立宪运动
(六)资产阶级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六、结 语
中国清代经济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经济概述
二、破坏与恢复——清前期经济
(一)社会经济的凋敝
(二)社会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三)户籍、土地和赋役制度
三、繁荣与衰落——清中期经济
(一)社会经济的兴衰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与阻滞
(三)赋役制度的改革和租佃制度的演变
(四)人口激增与社会经济衰退
(五)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鸦片贸易
四、保守与革新——清晚期经济(一)
(一)封建剥削的加强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三)“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四)戊戌维新改革运动的经济主张
(五)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经济思想
五、内力与外力——清晚期经济(二)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和扩张
(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六、结 语
中国清代军事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军事概述
二、清前期的战争和军事思想
(一)清军入关战争
(二)平定“三藩”和巩固边疆的战争
(三)收复台湾和统一台湾的战争 部覆没
(四)清前期统一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
(五)清前期的名将和重要军事著作
三、乾、嘉时期的战争
(一)统一天山南北的战争
(二)平定大小金川叛乱的战争
(三)击退廓尔喀入侵之役
(四)川、楚、陕农民起义战争
四、晚清时期的战争和军事思想
(一)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捻军农民革命战争,其他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反清战争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四)收复新疆的战争
(五)中法战争
(六)甲午中日战争
(七)八国联军入侵与义和团反侵略战争
(八)辛亥革命战争
(九)“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思想
(十)湘、淮军代表人物的军事思想
(十一)太平天国的军事思想
(十二)晚清海防战略思想
(十三)新军创建的指导思想
(十四)晚清的名将和重要军事著作
五、清代的兵制
(二)军事领导机构
(三)八旗兵制
(四)绿营兵制
(五)以湘、淮军为主体的勇营兵制
(六)太平天国兵制
(七)水师与海军兵制
(八)新军兵制
六、清代的军事经济
(一)军事经济制度
(二)军事经济政策
(三)军费与军需供给
(四)兵器制造与引进
七、清代的军事教育
(一)清前期的军事教育
(二)近代军事学堂的创办
(三)聘用洋教习和派遣留学生
八、结 语
中国清代思想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思想概述
二、清初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和观点
(一)黄宗羲:杰出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学术史撰述
(二)顾炎武:务实学风的倡导者 和经世思想
(三)王夫之: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①②③①②
(四)颜李学派及清初其他思想家
(五)清初史学略述
三、乾、嘉时期的学术和思想
(一)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及成就
(二)戴震的学术及其哲学思想
(三)汪中、洪亮吉的学术和思想
(四)焦循、阮元的学术和思想
(五)乾嘉时期的史学①
(六)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四、道、咸以至清末的社会思潮
(一)今文经学的复兴与龚自珍、魏源的经学思想
(二)晚清兴起的洋务思潮
(三)戊戌变法维新思潮①①
(四)清末的民主革命思潮和其他社会思潮①
(五)史学近代化的开端
五、结 语
中国清代宗教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宗教概述
(一)盛极而衰的清朝统治
(二)宗教文化的特点
(三)清朝统治阶级的宗教政策
二、宗法性的传统宗教
(一)大祀、中祀和群祀
(二)堂子祭天
(三)祭陵与谒陵
(四)家 祭
三、佛 教
(一)清廷对佛教的保护与限制
(二)清代佛教的基本情况
(三)清代各宗及其名僧简况②
(四)佛教对清代社会的影响
(五)藏传佛教——喇嘛教①②
四、道 教
(一)清廷对道教的保护与限制
(二)清代道教的基本概况
(三)清代各派及著名道师简况①
(四)道教对清代社会的影响
五、基督教
(二)俄罗斯东正教
(三)基督教新教来华与拜上帝会
六、伊斯兰教
(一)统治阶级的伊斯兰教政策
(二)四大门宦与三大教派
(三)清真寺与掌教制度
(四)经堂教育和汉文译著活动
七、萨满教
(一)蒙古族萨满教信仰的衰落
(二)满族萨满教信仰的变异
八、民间宗教
(一)清代民间宗教的概况
(二)清代民间宗教的发展与演变
九、结 语
 

第18册
中国清代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习俗概述
二、清代岁时节日习俗
(一)日趋繁盛的民间传统节日
1.清代年俗
2.元宵节的“灯火”
3.端午节的厌胜物
4.中秋节偷摸不算偷
(二)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异
1.花朝节演变成“春龙节”
2.上巳节演变成春游节
3.乞巧节演变成七娘会
4.晒虫节演变成晒袍会
5.无定日的老鼠嫁女
(三)清代形成的民间节日
1.苗族“跳月”
2.花儿会
3.锡伯族“杜因拜专扎坤”节
4.苗族“牛打场”
5.古隆坡会
6.太平军生日祭
7.布依族王龙赶祭歌节
8.广东人游花市及其它
(四)清代宫廷节令俗制
1.元旦
2.人日吃春饼
3.立春进春贴子词
4.上元观灯吃元宵及开买卖街
5.花朝游园赏花观戏
6.春社祭先农坛亲耕
7.清明祭扫及其它
8.浴佛节堂子浴佛与吃结缘豆
9.太阳生日
10.端午竞舟食粽画端午景
11.七夕皇后祭拜牛郎织女
12.中元节祭祖放河灯
13.中秋节皇后祭日
14.重阳节登高赏菊放风筝
15.冬至节祭天与九九消寒图
16.腊八节、腊八醋、腊八粥及佛事
17.小年打灶祭灶神
18.除夕
三、清代衣食住行习俗
(一)清代民间服饰习俗
1.清代头饰
2.清代服饰
3.清代服饰“十不从”
(二)清代宫廷服饰习俗
1.满族服装
2.清宫服饰
(三)清代民间饮食习俗
1.各领风骚的南北名吃
2.民间饮食秘密语
(四)清代宫廷饮食习俗
1.清宫膳制
2.御膳菜点
3.御酒御茶
4.清宫筵宴
(五)清代民间居住习俗
1.从四合院到三合院
2.汉族居室传统装饰与陈设
3.居住的禁忌习俗
4.风水与住宅之门
(六)清代宫廷居住习俗
1.紫禁城
2.京郊御园
3.行宫
(七)清代民间交通习俗
1.京都车俗
2.杭州轿埠
3.江南的船
4.云南的马帮
5.南方民族修桥补路习俗
(八)清代宫廷交通习俗
1.清宫交通习俗沿革
2.清廷交通工具
3.清廷交通禁忌
四、清代婚丧嫁娶习俗
(一)清代民间婚姻习俗
1.婚俗中的繁文缛节
2.清代奇婚异俗
3.婚俗制中形成的特殊女方文化
(二)清代宫廷婚姻习俗
1.对满汉婚俗的继承和演变
2.皇帝大婚
3.皇子成婚
4.公主出降
(三)清代民间丧葬习俗
1.丧葬俗制
2.苗族丧葬习俗
3.丧葬习俗中“纸”的文化意义
(四)清代宫廷丧葬习俗
1.满族丧葬旧俗及其演变
2.清宫丧仪与禁忌
3.清宫陵寝与葬制
五、清代其它家庭礼仪习俗
(一)清代民间生育礼俗
1.婴儿生育礼俗
2.传宗接代意识下产生的习俗
3.封建礼教阴影下滋生的习俗
(二)清代宫廷生育礼俗
1.诞生
2.命名
(三)清代民间成年礼俗
1.各异的男子成年礼
2.各异的女子成年礼
(四)清代宫廷皇帝继位与宗室册封
1.秘密立储
2.登极典礼
3.宗室封爵
(五)清代民间做寿风俗
1.奢繁的寿礼
2.隆重的冥寿
(六)清代民间相见礼俗
1.九白之贡
2.抱见礼
3.拜冬礼
4.利是礼
5.行乞礼
(七)清代宫廷做寿礼俗和相见礼俗
1.做寿礼
2.相见礼
六、清代社会公共习俗
(一)清代民间组织
1.汉族帮会组织
2.少数民族民间组织
3.女子民间组织
4.神判
(二)清代宫廷家族制度
1.满族家族制度与社会
2.宗人府与天潢宗派
3.玉牒
七、清代商贸习俗
(一)清代北京商贸习俗
1.集观赏、买卖为一体的商文化习俗
2.名店铺
(二)清代山西商贸习俗
(三)清代上海商贸习俗
(四)清代汉口商贸习俗
(五)江湖行帮交易隐语
(六)清代商业宣传习俗
八、清代娱乐习俗
(一)清代形成的民间娱乐习俗
1.京东民间花会
2.潍坊风筝
3.温州划台阁
4.苗族果子仗
5.锡伯族娱乐习俗
(二)由祭祀习俗向娱乐习俗的演变
1.天津皇会
2.壮族“三月三”
(三)清代宫廷娱乐习俗
1.观戏
2.乐舞
3.宠物
4.游戏
九、结 语
中国清代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科技概述
二、工业与建筑技术
(一)清前期、中期的工业技术
1.矿冶、铸造及军火
2.制瓷
3.纺织、造船
4.伐木、造纸、印刷
5.井盐技术
(二)晚清近代工业技术
1.造船
2.机器制造
3.枪炮弹药生产
4.采矿与冶炼
5.缫丝、纺织及榨油等
6.电力、电讯及城市公用事业
7.铁路建设与詹天佑的贡献
8.轮船的应用
(三)建筑技术
1.清前期、中期的建筑
2.晚清的建筑
三、农业与水利科技
(一)农业科技
1.农业生产工具
2.土地利用与改良
3.耕作栽培
4.新作物的引进
5.农作物选种育种
6.肥料改进
7.园艺
8.病虫害防治
9.畜牧兽医
10.植茶与蚕桑
11.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
(二)水利科技
1.靳辅、陈潢对黄河、运河的整治
2.黄河灌溉工程与畿辅水利
3.新疆水利
4.北方井灌与利用山泉
5.南方筑海塘与引山泉
四、天文学
(一)欧洲天文学的有限传播
1.《时宪历》的颁行
2.《历象考成后编》与《坤舆全图》
3.先进天文仪器的引进与介绍
(二)国人对中西天文学的研究
1.薛凤祚的贡献z
2.王锡阐的建树
3.梅文鼎的成就
4.阮元、李锐等人的研究
(三)晚清天文学的发展
1.近代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2.天文事业
五、数学
(一)西方数学的传入与国人的研究
1.对数方法的介绍
2.梅文鼎的功绩
3.编撰《数理精蕴》
4.梅瑴成及其《赤水遗珍》
5.年希尧的建树
6.明安图的成果
7.董祐诚、项名达及戴煦的贡献
8.数学仪器的引进与改进
(二)传统数学的挖掘与研究
1.古算书的收集
2.古算的整理与研究
(三)晚清近代数学的产生与发展
1.李善兰的突出贡献
2.华蘅芳的成就
3.其他渠道对近代数学的传播
六、地学
(一)清前期、中期地学的发展
1.西方地图和地学知识的传入
2.游记式地理著作
3.水文地理、边疆地理著作
4.传统地方志
5.矿产文献
(二)晚清近代地学的发展
1.对世界地理与边疆地理的研究
2.西方地学知识的传入
3.中国近代地图学、地质学的诞生
4.考据派对历史地理的研究
七、医学
(一)传统医学的新发展
1.本草著作
2.医方、医案与医史
3.《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
4.温病学说
5.诊断学
6.专科医术
7.解剖学
8.少数民族医学
(二)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发展
1.鸦片战争前的有限传入
2.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的传播
八、物理学
(一)近代西方物理学的传入
(二)物理学家的成就
九、化学
(一)西方近代化学的传入
1.西方近代化学的建立
2.近代化学的传入
(二)几位化学家
1.近代化学先驱徐寿
2.杜亚泉的贡献
3.徐建寅的建树
4.蹊径独辟的丁守存
十、生物学
(一)近代西方生物学的传入
(二)进化论的传入
十一、结语
中国清代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教育概述
二、科举制度下的学校体系
(一)教育宗旨
1.培养统治人才
2.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二)文官的来源与科举出身
1.举人进士授职
2.贡生授职
3.监生授职
4.议叙授职
5.吏员授职
6.任子、官生、俊秀和捐纳授职
7.进士科在仕途中的优越地位
(三)科举考试与官学体系
1.童试
2.乡试
3.会试
4.殿试
5.八旗士子的乡试、会试、殿试
6.科举制度下的官学体系
三、官学教育
(一)蒙学与社学
1.蒙学教育
2.社学教育
(二)地方官学的教育
1.教官的设置
2.生员的来源
3.课程和考核
4.生员出学
5.生员学规
(三)国子监教育
1.教官
2.学制
3.课程与考试
4.监生历事与授职考试
5.国子监的附属学校
6.国子监学规
7.皇帝与国子监
(四)旗人学校
1.八旗官学的建立和发展
2.八旗义学
3.八旗官学的教官、学生和学制
4.内务府官学
5.上书房、宗学和觉罗学
6.旗学与满族人才的培养
四、书院教育及其嬗变
(一)书院的恢复和发展
1.书院的禁而不绝
2.书院的悄然恢复
3.书院的广泛发展
(二)书院的管理
1.管理体制与经费
2.教师的来源和待遇
3.学生与待遇
4.课程与学制
(三)学术思想与书院风格
1.学者治学与书院风格
2.书院教育的嬗变
五、西式教育的引进和新学制的确立
(一)西式教育的引进
1.外国语学堂的设立
2.军事学堂的设立
3.专业技术学堂的设立
(二)新学制的确立
1.旧学制的废除
2.新学制的酝酿
3.新学制的确立
4.新学制下的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宗旨
六、新学制确立前后的各级各类教育
(一)普通教育
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二)其他教育
1.师范教育
2.实业教育
3.女子教育
4.医学教育
5.满、蒙、藏、回族的新式教育
6.华侨教育
七、留学教育
(一)留学美国
1.容闳与早期幼童留美
2.赴美留学的低谷期
3.庚款留美
4.留美女生
(二)留学欧洲
1.留学政策的改进
2.船政留欧生
3.实业留欧生
(三)留学日本
1.最初的留日学生
2.留日政策的制定
3.日本政府的吸引
4.留日高潮的出现
5.留日学生的学习和社会活动
6.女子留日学生
7.留日学生的巨大贡献
八、外国在华教育
(一)外国在华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1.教会学校是外国在华教育的开端
2.基督教教会学校
3.天主教教会学校
4.其他外国在华学校
(二)外国在华教育的宗旨和作用
1.教育宗旨
2.课程设置与教材
3.外国在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各级各类教会教育
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5.师范教育
6.女子教育
7.医学教育
九、晚清教育思想的活跃
(一)开明士绅的教育思想
1.龚自珍的教育思想
2.魏源的教育思想
(二)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1.冯桂芬的教育思想
2.郑观应的教育思想
(三)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四)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十、结语
中国清代文化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文学概述
二、清初至清中叶的诗词文
(一)清初至清中叶的诗
1.清初的诗派和诗人
2.清中叶的诗派和诗人
(二)清初至清中叶的词
1.清初的词派和词人
2.清中叶的词派和词人
(三)清初至清中叶的散文
1.学人之文
2.文人之文
3.桐城派古文
4.阳湖派
5.骈文派
三、清初至清中叶的戏剧
(一)清初的戏剧
1.李玉和苏州派作家
2.尤侗和其他戏曲作家
3.李渔和他的戏曲理论
(二)洪昇和《长生殿》
1.洪昇的生平和作品
2.《长生殿》的创作
3.《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孔尚任和《桃花扇》
1.孔尚任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2.《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3.《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四)清中叶的戏剧
1.杨潮观
2.蒋士铨
四、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一)蒲松龄的生平
(二)《聊斋志异》
1.《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2.《聊斋志异》的艺术风格
(三)《聊斋志异》之后的文言短篇小说
五、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一)《水浒后传》、《说岳全传》及《隋唐演义》
1.《水浒后传》
2.《说岳全传》
3.《隋唐演义》
(二)《醒世姻缘传》、《绿野仙踪》和《施公案》
1.《醒世姻缘传》
2.《绿野仙踪》
3.《施公案》
(三)《镜花缘》及其他
1.《镜花缘》
2.其他长篇小说
六、《儒林外史》
(一)《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1.吴敬梓的生平
2.吴敬梓的创作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1.抨击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
2.揭露封建官僚地主的贪婪残酷
3.剖析封建道德的虚伪和罪恶
4.讽刺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的假名士
5.赞扬辞却功名的读书人和下层人物
(三)《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1.高超的讽刺艺术
2.独特的组织结构
七、曹雪芹和《红楼梦》
(一)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
(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1.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2.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批判
3.同情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1.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2.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3.完整严密的组织结构
4.高度娴熟的语言技巧
(四)《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八、晚清的诗词文
(一)晚清的诗
1.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诗
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的诗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诗
(二)晚清的词
1.道光、咸丰年间的词
2.同治至清末的词
(三)晚清的散文
2.太平天国的革命散文
3.桐城派古文的“中兴”
4.资产阶级的新体散文
九、晚清的小说
(一)狭邪小说
1.《品花宝鉴》
2.《花月痕》
3.《青楼梦》
3.《青楼梦》
4.《海上花列传》
(二)侠义公案小说
1.《儿女英雄传》
2.《彭公案》
3.《三侠五义》
(三)谴责小说
1.官场现形记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老残游记》
4.《孽海花》
(四)翻译小说
1.严复的翻译理论
2.林译小说
3.鲁迅和周作人
十、晚清的戏剧
(一)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
1.黄燮清和李文瀚等剧作家
2.梁启超和戏曲改良运动
(二)京剧和川剧剧本
1.京剧剧本
2.黄吉安的川剧剧本
(三)话剧的兴起
十一、清代的民间文学
(一)说唱文学
1.弹词
2.鼓词
(二)民间歌谣和传说
1.民间歌谣
2.民间传说
十二、清代的少数民族文学
(一)蒙古族文学
(二)藏族文学
(三)维吾尔族文学
(四)满族文学
(五)回族文学
(六)其他少数民族文学
十三、结语
中国清代艺术史
本卷提要
一、清代艺术概述
二、绘画
(一)清代前期的绘画
1.四王、吴、恽与有关流派
2.四僧与有关流派
3.金陵八家
4.其他流派和名家
(二)清代中期的绘画
1.扬州八家
2.其他扬州画家
3.宫廷画家
4.西洋传教士画家
5.兼长金石学的山水画家
(三)清代后期的绘画
1.人物画家
2.山水画家
3.海上画派
4.岭南画派
(四)版画 年画
1.宫廷版画
2.文人版画
3.石版画
4.民间木刻年画
(五)太平天国的壁画
三、雕塑
(一)陵墓雕塑
(二)宗教雕塑
1.罗汉
2.喇嘛教造像
四、书法
(一)清代前期的书法
1.遗民书法家
2.帖学名家
3.隶书名家
(二)清代中期的书法
1.馆阁体书家
2.宗帖书家
3.扬州八家的书法
4.宗碑书家
(三)清代后期的书法
1.卓越书家
2.其他名家
五、篆刻
(一)皖派名家
(二)浙派名家
1.西泠前四家
2.西泠后四家
(三)其它流派
1.莆田派
2.如皋派
3.云间派
4.虞山派
(四)邓石如派
(五)清代晚期的其他名家
六、音乐
(一)民间歌曲
(二)乐器和器乐
1.乐器
2.器乐
(三)歌舞音乐
(四)说唱音乐
(五)戏曲音乐
(六)音乐著述
七、舞蹈
(一)宫廷舞蹈
1.佾舞
2.队舞
3.其他宫廷舞蹈
(二)汉族民间舞蹈
1.秧歌
2.太平鼓
3.霸王鞭
4.高跷与台阁
5.灯舞
6.龙舞
7.狮舞
8.扇舞
9.面具舞
(三)戏曲舞蹈
(四)少数民族舞蹈
1.维吾尔族舞蹈
2.藏族舞蹈
3.蒙族舞蹈
4.满族舞蹈
5.苗族舞蹈
6.壮族舞蹈
7.彝族舞蹈
8.瑶族舞蹈
9.土家族舞蹈
10.其他各族舞蹈
八、曲艺
(一)清代的曲艺形式
1.说书艺术
2.八角鼓
3.子弟书
4.时调小曲
5.扬琴和琴书
6.莲花落
7.各类大鼓
8.像声和相声
9.地方性说唱
10.少数民族曲种
(二)曲艺作家和演员
1.浦琳
2.叶霜林(1733 —1797 年)
3.龚午亭
4.王周士
5.陈遇乾
6.毛菖佩
7.俞秀山
8.马如飞
9.罗松窗
10.韩小窗
11.宝小岔
12.司瑞轩
13.石玉昆(约1810 —1871 年)
14.张三禄
15.朱绍文
16.少数民族的曲艺家
九、杂技与游艺
(一)宫廷杂技与游艺
1.角射
2.布库
3.冰嬉
4.火戏
(二)民间杂技与游艺
1.杂技
2.走会
3.鸟兽诸戏
4.文字游艺
5.酒令
(三)博戏与弈棋
1.博戏
2.弈棋
十、戏剧
(一)传奇、杂剧及昆、弋腔
1.李玉及“苏州群
2.李渔的剧作及戏曲理论
3.“南洪北孔”与“东张西蒋”
4.折子戏
5.杂剧
(二)花部地方戏
1.花雅之争
2.清代的声腔剧种
(三)清代宫廷戏剧
十一、建筑
(一)陵墓建筑
1.清东陵
2.清西陵
(二)园林建筑
1.皇家园林
2.王府花园
3.北京园林
4.苏州园林
5.扬州园林
6.岭南园林
(三)宗教建筑
(四)坛庙建筑
十二、工艺
(一)染织
1.棉织
2.丝织
3.印染
4.刺绣
(二)陶瓷
1.青花、釉里红及色釉
2.上彩
3.其他窑系
4.瓷器品种与装饰
(三)漆 器
1.北京雕漆
2.扬州螺钿
3.福建脱胎
4.贵州皮胎
(四)金属工艺
1.景泰蓝
2.画珐琅
3.铁画
十三、结语
第19册
中国民国政治史
本卷提要
一、中华民国政治概述
二、中华民国创立
(一)民国的成立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制与政纲
(三)临时政府时期政局的演变
三、袁氏政权始末
(一)民国初年的政坛风云
(二)帝制和反帝制运动
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权、政党与政争
(一)皖系政权的兴亡和南方护法运动
(二)中国国民党的组建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三)直系政权的盛衰和南方政权的沿革
(四)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北洋军阀的末路
五、国民党统治前期的政治发展趋势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统一
(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三)国难和救亡
(四)伪满洲国始末
六、抗日战争与中国政治
(一)国共两党与抗战
(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的变革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四)汪伪政权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七、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末期的政治结局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终结
(二)民主运动的高涨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发展
中国民国经济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经济概述
(一)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总趋势
(二)民国经济史的特点
(三)民国经济史的分期
二、民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清末社会经济状况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社会经济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与金融
(三)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曲折
(四)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强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战时财政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战时体制下的国统区经济
(三)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经济
五、民国末期社会经济的崩溃
(一)抗战胜利后国家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
(二)南京政府财政经济的总崩溃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的胜利
六、结 语
中国民国军事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军事概述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战争
(一)反对袁世凯的战争
(二)军阀之间的混战与护法战争
(三)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三、北伐战争
(一)北伐前期的战事
(二)北伐后期的战事
四、民国前期的军事制度
(一)北洋军阀军队的军事制度
(二)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制度
五、民国早期的军事思想
(一)孙中山的军事思想
(二)袁世凯的军事思想
六、十年国内战争
(一)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及发展
(二)新军阀的混战
(三)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
(四)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
(五)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化
七、十年内战时期的军事制度
(一)国民党军的军事制度
(二)工农红军的军事制度
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及全面展开
(二)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九、抗日民族战争时期的军事制度
(一)国民党军的军事制度
(二)八路军、新四军的军事制度
(三)侵华日军概况
十、国共和谈和全面内战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二)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三)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
(四)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溃败
十一、全面内战时期的军事制度
(一)国民党军的军事制度
(二)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制度
十二、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二)周恩来军事思想
(三)朱德军事思想
(四)刘伯承军事思想
十三、结 语
中国民国思想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思想概述
二、民国初年思想的发展
(一)辛亥革命后政局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五四前后西方观念的输入与论争
(一)杜威哲学与胡适的“实验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罗素哲学的传播与影响
(四)托尔斯泰、克鲁泡特金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五)其它哲学流派的输入
四、东西文化的论争
(一)如何看待东西文化
(二)东西文明调和的争论
(三)中国文化道路的讨论
(四)“整理国故”及其批评
五、五四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
(一)西方新史学理论的宣传和介绍
(二)五四时期史学的发展
六、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
(一)论战的缘起与玄学派的主张
(二)科学派的主张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看法
七、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论战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二)中国社会史的论战
八、哲学的发展与论争
(一)现代各派哲学体系的形成与争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进一步阐发
九、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的讨论
(一)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争论
(二)关于“全盘西化”的争论
十、传统哲学的更新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
(二)贺麟的“新心学”
(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四)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和陈立夫的“唯生论”
十一、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十二、结语
中国民国宗教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宗教概述
(一)民国社会与文化环境
(二)诸宗教之流衍兴衰
(三)民国宗教的特点与分期
(四)少数民族宗教及其特点
二、佛教的复兴与改良运动
(一)开始向现代宗教形态过渡的佛教
(二)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
(三)佛教大师的活动与思想
(四)著名学者卓有成效的佛学研究
三、道教的衰微与复苏
(一)政治时运影响道教命运
(二)道教学者重建道教理论的努力
(三)近代教外道教学术研究的兴起
(四)民国道教与民间文化
四、伊斯兰教的新气象
(一)进入转折和动荡时期的中国穆斯林
(二)穆斯林宗教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三)伊斯兰学术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伊斯兰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五)著名中国穆斯林学者的活动与贡献
(六)民国时期重要地区的伊斯兰教状况
五、基督教加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一)基督教顺利发展的内外条件
(二)基督教各派的流布
(三)基督教与民国政治
(四)基督教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及其贡献
六、民间宗教信仰概貌
(一)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余波与散化
(二)民间秘密宗教的流行与公开化
(三)民间宗教风俗种种
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简介
(一)传统宗教
(二)道 教
(三)佛 教
(四)基督教
(五)伊斯兰教
八、结语
第20册
中国民国习俗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习俗概述 
二、节日
(一)春节
(二)元 宵 节
(三)端午节
(四)中元节
(五)中秋节
(六)除夕
三、服 饰
(一)服 装
(二)饰 物
(三)其 他
四、饮 食
(一)主 食
(二)副 食
(三)饮 料
(四)其 他
五、居 住
(一)住 宅
(二)建房习俗
(三)其它
六、交通
(一)车
(二)船
(三)其他
七、婚 姻
(一)婚姻形式
(二)婚礼
(三)离 婚
(四)其 他
八、丧 葬
(一)葬 法
(二)丧礼
(三)其他
九、信 仰
(一)神灵崇拜
(二)祖先祭祀
(三)其 他
十、结 语
中国民国科技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科技概述
(一)世纪之交的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二)中国传统研究形式的终结
(三)民国时期近代科技的建立
二、中央研究院的建立和发展
(一)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二)中央研究院的机构及学术成就
(三)抗战时期的中央研究院
三、民国近代综合性科学社团及北平研究院
(一)中国科学社
(二)北平研究院
(三)其他综合性科技社团
四、中国近代地学
(一)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与发展
(二)中国近代地层学及大地构造理论
(三)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发现
(四)中国近代古生物学和中国古生物学会
(五)中国近代地震地质研究
(六)中国近代石油地质
(七)中国地理学会和近代地理学成就
(八)中国近代杰出的地学家
五、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天文学
(一)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创建和发展
(二)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创建和发展
(三)观象台与天文台的建立和发展
(四)中国近代杰出的气象学家与天文学家
六、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物理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二)近代物理研究的进展
(三)中国近代杰出的物理学家
七、中国近代化学和化学工程
(一)中国近代化学和中国化学会
(二)中国近代化工和化工社团
(三)中国近代杰出的化学和化工学家
八、中国近代数学
(一)近代数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二)中国近代数学的成就
(三)中国近代杰出的数学家
九、中国近代生物学
(一)中国近代生物学发展概况
(二)中国植物学会与中国近代植物学进展
(三)中国动物学会的建立与近代动物学的进展
(四)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进展
(五)中国近代杰出的生物学家
十、中国近代农学
(一)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农、林科学社团
(三)中国近代杰出的农学家
十一、中国近代建筑
十二、中国近代工程技术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建立及活动
(二)中国近代冶金工程
(三)中国近代电力工程
(四)中国近代航空工程
(五)中国近代车辆及造船工程
十三、结语
中国民国教育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教育概述
二、近代教育的终了和总结
(一)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二)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教育政策
(三)孙中山、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思想
(五)列强与近代教育
三、现代教育的开端
(一)“五四”时期国家的教育制度
(二)几种主要的教育思潮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
(一)北洋政府的教育改革
(二)国共合作时期工农教育和革命干部教育的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主张的提出
(四)几种主要的教育思潮
(五)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斗争
(六)李大钊、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五、现代教育的分化
(一)国民党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
(二)中华苏维埃政府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发展
(三)第三条路:乡村建设运动
(四)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
(五)鲁迅、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六、抗日战争中的教育
(一)国民党统治区三民主义教育的危机
(二)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
(三)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七、现代教育在大陆的转换
(一)国民党统治区教育的崩溃
(二)解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民主教育思潮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八、民国体育的发展
(一)中华民国的体育
(二)革命根据地的体育
九、结语
中国民国文学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文学概述
二、民国初期文学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文学的状况和特点
(三)外来思潮和外国文学的影响
(四)柳亚子与南社
(五)诗 歌
(六)小说
三、“五四”文学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二)外来思潮的输入与影响
(三)文学社团流派
(四)鲁 迅
(五)郭沫若
(六)“五四”诗歌
(七)“五四”小说
(八)“五四”散文
(九)“五四”戏剧
四、三十年代文学
(一)左翼思潮与三十年代文艺运动
(二)茅盾
(三)三十年代前期的文学创作
(四)巴金、老舍、曹禺
(五)新月派、现代派、京派与论语派
(六)东北作家群与台湾新文学
五、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文学
(一)国统区文学
(二)解放区文学
(三)“孤岛”、沦陷区、港台文学综述
六、结语
中国民国艺术史
本卷提要
一、民国艺术概述
二、美术
(一)绘画
(二)书法与篆刻
三、音乐舞蹈
(一)音乐普及教育
(二)民族民间音乐
(三)音乐专业教育
(四)抗日战争时期音乐概况
(六)民间舞蹈简况
(七)专业舞蹈发展概况
四、戏曲 曲艺
(一)主要剧种
(二)戏曲艺术教育
(三)戏曲艺术的中外交流
(四)主要曲艺曲种
五、戏剧 电影
(一)戏剧艺术发展概况
(二)中国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六、结语

目录介绍如下:

├─中国全史-百卷本(全20册)-1 (0 folders, 10 files, 3.31 GB, 3.31 GB in total.)
│   《中国全史》01远古暨三代.pdf 403.62 MB
│   《中国全史》02远古暨三代.pdf 141.96 MB
│   《中国全史》03春秋战国.pdf 480.57 MB
│   《中国全史》04春秋战国.pdf 404.52 MB
│   《中国全史》05秦汉.pdf 441.62 MB
│   《中国全史》06秦汉.pdf 394.48 MB
│   《中国全史》07魏晋南北朝.pdf 467.98 MB
│   《中国全史》08魏晋南北朝.pdf 228.98 MB
│   《中国全史》09隋唐五代.pdf 206.14 MB
│   《中国全史》10隋唐五代.pdf 222.51 MB
└─中国全史-百卷本(全20册)-2 (0 folders, 10 files, 2.11 GB, 2.11 GB in total.)
    《中国全史》11宋辽金夏.pdf 255.39 MB
    《中国全史》12宋辽金夏.pdf 204.60 MB
    《中国全史》13元代.pdf 170.78 MB
    《中国全史》14元代.pdf 208.79 MB
    《中国全史》15明代.pdf 197.23 MB
    《中国全史》16明代.pdf 232.69 MB
    《中国全史》17清代.pdf 218.52 MB
    《中国全史》18清代.pdf 226.14 MB
    《中国全史》19民国.pdf 209.10 MB
    《中国全史》20民国.pdf 239.04 MB
 

请保存解压密码
1u15点击复制密码
重要提示:使用解压密码解压KW3131文件,
此密码只显示一次,请一定要保存!
 
请选择支付方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支付
请使用支付宝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支付
价格:¥
 
支付金额:¥